|
自古就有中年厄年之说,有以40岁为厄年,或以35岁为厄年,提醒人们应当开始重视自己身体出现的不适变化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厄年之说,虽带有神秘成分,但中年时期会经历人生中几个重要的生理低潮期,却是不应忽视的。第一个低潮期,大约在35-39岁前后,是个重要转折,应当特别小心自己的健康。实际上过了35岁,人体的许多生理性衰退征兆逐渐出现,如脱发、头发斑白、老花眼、视力下降、脸上开始出现皱纹、身体容易疲劳等;家庭里夫妻结婚日子长了,个人的一些缺陷暴露无遗,家庭矛盾增多,容易产生婚姻危机。第二个低潮期大约在45岁以后,人体开始进入中年中期,体力、精力、智力和脑力的衰退更加明显,思想也会逐渐趋向保守,容易产生懒散、不愿活动、贪静、易疲劳、腰酸腿疼等不适感觉,甚至对生活产生厌倦、忧郁的情绪,所谓“灰色心理”。一些机构统计,这个年龄段自杀的比例较高。另外这一时期疾病的发生也较频繁,尤其身体不好的人。第三个低潮期发生在55岁左右,进入中年后期,人体衰老日趋明显,身心疾病也会愈来愈多,如果度过这段时期,人体将会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可见整个中年时期,人的肌体组织、生理功能、心理状态,都处于一个长时期的不断的转变、调整、适应、再转变、再调整、再适应,以至渐趋相对稳定的重要时期。如果对这种变化缺乏正确的足够的认识,一旦陷入盲目无知的困惑,中年对某些人来说就可能演变成为厄年。
中年人常常因为身体尚可而忽视健康问题,有时还会陷入一种不以为然的盲目乐观之中。中年人有时常常会把事业看得超过一切,尤其刚步入鼎盛时期的现代人,因为对工作抱有狂热的拼搏精神,容易自恃壮盛而忽视已经产生问题的身体。也有的因为经历较多,在较长时间的不变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中渐渐产生暮气,思维相对固定,容易养成一定的惰性习惯,逐渐趋向于好静不好动,对日常必须参加的文娱活动、体育锻炼失去兴趣,渐渐地影响到体质的下降,加上中年之后身体的自然衰退,给疾病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实,中年时期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中年人的生活相对复杂化,它不似年轻人的生活偏于相对的单纯,也不像老年人偏于相对的单调。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甚至种种矛盾,大都集中到中年时期,如职务升迁、职称评定、住房分配、婚姻变异、亲人和好友的去世、子女的教育、老人的照料以及种种意外事故,往往都会落到中年人肩上。中年时期人体的生理、心理上都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处在由盛变衰的转变之中,人体自身的调整适应能力相当重要,这种调整适应不及时,会出现种种不适变化或疾病的发生。
多数专家认为,40岁可以说是人生的分水岭。40岁的你,可要小心哟! (寿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