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9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鬼斧神工姐妹桥  
 



    安县晓坝镇沟壑纵横、山峦重叠,在五福村李家茶园的幽幽山谷中,有两座巧妙利用河中巨石作桥墩,横跨在茶坪河面上的木质结构古桥。两桥高矮一样,宽窄相同,长短相等,样式无异。当地人称姐妹桥。

    姐妹桥建造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姐妹桥高3.5米,宽3米,桥长29.3米,全部由40厘米粗的原杉木并排密集为梁,上面铺设桥板,十分结实,人字房架桥身,全系榫头结

    构,青瓦为顶,整座桥有廊柱42根,桥的两端建有两滴水的排楼。河北面的挑梁,正面有双凤朝阳的浮雕图案,两边挑坊上有卷草花纹;桥的南端挑楼正中刻有二龙抢宝的图案;桥上金瓜柱有云纹雕花,造型优美,浑厚古朴。而姐妹桥的由来是相传当地有一孪生姐妹,长大后分别嫁在两岸,为了与家人随时相见,她们立誓要建一座桥,既为自己也为家乡父老,于是年年上山植树,准备长大后用来建桥。这件事感动了山神,有一天,姐姐两口子上山栽树路过水井时,发现井中有一棵树冒出,于是他们把木头拉了出来,但拉出一根又冒一根,一连拉了一百根,当他们说修桥够用了时,井里就不冒木头了。妹妹两口子路过丁木湾时,见一石缝中有一根原木,他们赶紧将木头抬出,但抬出一根又一根,抬了一百根木头时,他们说够了,岩缝也没有木头了。他们把木头搬运到河边,姐妹两家人根据地形,各自修了一座木桥,由于两桥样式相同,又是姐妹所建,所以当地老百姓又叫它姐妹桥。

    六百年过去了,这座造型别致、风格独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势架桥、凝聚着先人智慧结晶的古桥,仍不减当年风采。如今的姐妹桥不仅为研究明清时代民间艺术和古桥建筑,提供着重要资料,同时也定格为一种文化的象征,点缀着安县的山水风光。 (黄志富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