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对小夫妻,婚后不但磨合不到一块儿,反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6年前,妻子只身外出打工,以无性惩罚丈夫,丈夫要求离婚,妻子坚决不允。近日,江油市人民法院依法缺席判决这起无性婚姻解体。
媒婆搭桥凑合结婚
张银家住江油市东安乡银匠沟村,1993年,23岁的张银满经人介绍,与李爱相识。李爱是青川县农村人,读过初中,比张银小两岁。夜幕下,张银带李爱漫步在乡间小道,得知张银只读过小学,李爱不愿意与张银交往下去。
可媒婆却说:“你不就是比他多念了三年书吗?多念三年书能当饭吃?还不是一样回家种地?张银虽只有小学文化,可他是银匠,嫁给张银,保证你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李爱看到地处丘陵的东安乡比她地处山区的青川老家强些,就把这门婚事答应了下来。
1993年年底,张银和李爱到东安乡人民政府领取了结婚证。婚后李爱发现张银并不是银匠,跟她一样,只会种田,便有了些上当受骗的感觉,无奈已是生米已煮成熟饭。
家境困窘妻子离家
婚后,李爱想通过努力劳作改变家庭经济的困窘,可张银却把李爱的奋斗讥为是跟人攀比,他还说:“城里人还到我们乡下来休闲呢,我们凭啥子做牛做马?我宁愿吃差些、穿差些、住差些,也不想活得那么累。”有时李爱干农活累得要死,张银也不帮一下。夫妻两人为此经常吵架,婚姻的裂痕越来越大。
1995年,张银和李爱的儿子出生后,家境更加窘迫。李爱劝丈夫外出打工,可张银怕吃苦不愿意。李爱想外出打工,张银怕她红杏出墙,就以“你走后农活丢给谁干”为由,坚决反对。李爱见孩子太小,也就放下了外出打工的念头。
2000年,儿子5岁了,李爱又一次提出外出打工的想法,张银还是不同意。李爱说:“不打工,挣不到钱,我们家现在都成了村里最穷的了。”张银说:“穷点儿怕啥子,只要过得安逸就行。”两人越吵越凶。最后,张银口出秽语,彻底伤了李爱的心,李爱说:“我外出打工是为了这个家,你这样骂我,你是人吗?我永远不能原谅你!”说完,决绝而去。
为讨“性福”判决离婚
李爱走后,家里少了女人,张银感觉日子十分难过。后来,张银想尽办法,终于通过电话找到了李爱,要求李爱回来。李爱回答说,我不会回来,也不会跟你离婚,我就是要让你难受,就是要把你拖死!很快,李爱换了一个地方打工。
此后的好几年间,李爱杳无音讯,张银八方想法没能找到李爱。
去年夏天,张银把李爱诉上法庭,要求离婚,打算再娶。江油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张银和李爱虽是自主婚姻,但婚后未培养起良好的夫妻感情,由于性格和经济原因,双方经常发生摩擦,特别是李爱于2000年外出打工后,至今未归,不履行夫妻义务,导致相互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夫妻感情完全破裂,因此张银诉请离婚,法院依法予以准许。由于李爱下落不明,故张银要求扶养儿子一事,法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七条之规定,依法缺席判决准许张银与李爱离婚。 (周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