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23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借钱给人当赌资受不受法律保护  
 


    律师同志:

    近闻通化市某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借贷纠纷案,原告陈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持借条到法院起诉被告刘某还借款,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没有追回债权,反而被法院判处没收出借的2.2万元,这是为什么呢? 张成贵

    张成贵同志:

    首先看法律事实:2005年7月26日,刘某因打麻将输掉一大笔钱,被逼还债。陈某知道刘某借钱用于赌博,但碍于情面,仍将自己的积蓄2.2万元借给了刘某。刘某为表感激之情,不仅在借条中言明欠款将在2个月内还清,还同意讨20%的利息。时间一晃而过,陈某没有得到刘某归还的借款,陈某一要账,刘某就以种种理由推脱。无奈之下,陈某一张诉状将刘某告上法庭。

    我国《民法通则》第90条已规定,合法的借贷受法律保护。即公民个人之间的借贷行为,只有在自愿、公平、互利、合法原则的基础上发生的借贷关系,才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私人借贷主要是指:(1)一方采取欺骗、威胁、强迫等手段或趁对方处于危难之时,使对方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形成的借贷关系。(2)出借人明知借款人借款是为了进行违法活动而仍然借款。(3)利息超过国家银行同类贷款利息的4倍,其超过部分不予保护。(4)将利息计入本金牟取高利或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利滚利等,违反者借款人只返还本金。但有违法犯罪的没收上缴国库。

    故法院审理后认为:陈某明知刘某借款用于违法活动而仍然借款,属于非法借贷关系,依法不予保护,对陈某

    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并依法判令将用于非法活动的2.2万元予以没收,上交国库。(王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