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家庭对于幸福有着大体一致的向往,无非是有份工作、有套住房、孩子上得起学、老人看得起病、生活有起码的保障。时代变革所带来的巨大裂变,让一些人率先步入了幸福的行列,却也留给更多的普通人难以磨灭的烦忧。送走2006,又迎来2007,幸福的征途还有多远?一位北京市民的回答也许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声:“现实虽不尽如人意,我仍愿意相信,未来将美梦成真。”
住房:看得见摸得着
2006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备受关注的一年。这一年,没有哪个领域比它承受的调控力度更大,也没有哪个领域能如此强烈地牵动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普通市民的神经。大家的心情,时而欢喜时而忧,时而兴奋时而沮丧。
随着轰隆作响的推土机大举开进,北京市宣武区大栅栏的老纪所在的旧城区开始启动拆迁工程。整个2006年,老纪就加入了搬出祖屋、寻觅新房的动迁大军行列。
比起他那人均不到四平米的破旧老房子,外面哪一幢楼房都显得光鲜亮丽。“只是那价钱,”老纪苦笑着说,“简直是天文数字啊。”
就新房而言,离他家不远的新世界半年不到已从一万出头涨到一万七。即使退而求其次,二手房的房价同样令人咋舌。一套80平方米的二手房开价时57万元,过几个月再看已经涨至72万元。尽管这样,每一个售楼小姐都说,楼盘一开盘,购房者已蜂拥而至,朝向好的已经没了。 (下转第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