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新年,对于某位中国人保财险的客户来说,不仅仅是新的一年开始,中国人保财险更为节日里的他增添了一份意外的惊喜。
这位客户也许万万不曾想到,正是自己去年10月通过人保财险95518服务专线购买的一份家庭自用车商业保险,为他在人保财险的“拥有人保财险,喜看北京奥运---万张奥运门票大抽奖”活动中,赢得了一张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的门票。
2007年新年伊始,中国人保财险万张奥运门票大抽奖活动首次抽奖仪式产生了2550名幸运儿,这些“幸运儿”来自人保财险全国各省、自治区的客户。
据人保财险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2008年6月30日前,还将有8500名人保财险的普通个人客户,将通过相同的方式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幸运儿”,让更多的老百姓有机会和北京奥运会亲密接触。
笔者从北京奥组委了解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11家签约合作伙伴中,人保财险是唯一一家将北京奥组委提供的奥运会门票资源回馈给客户的。可以说,北京奥运大幕尚未开启,博大公平的人文情怀和共享精神已尽显其中。
而人保财险的这次真情回馈与北京奥组委公布的“平民票价”正相互呼应,让广大老百姓深刻体验到奥林匹克价值和精神的承诺。
奥运会本就是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运动员和观众集体聚会的盛大节日,它传播的是公平和友谊,体现的是人类竞技的超越,而所有的核心就是公众的平等参与。
如今,北京奥组委和其合作伙伴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北京奥运就是要办成一场全民皆可参与的平民盛宴,而这与北京奥运倡导的“人文奥运”基本理念恰相吻合。
事实上,北京奥运会的票务计划既反映了中国的国情,也尊重了国民的选择。就在不久前,北京奥组委搞了一次调研,结果显示,北京奥运会的门票问题最为公众关注。而这其中,门票销售能否做到公正,门票定价是否合理,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回望奥运会的演变历程,在政治与丑闻的双重侵袭下,奥运会的竞技精神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现今的奥运会已不止于单纯的竞技盛会,更是一场商业和经济的盛宴,人们在盘点奥运会时,甚至把盈利多少作为衡量一届奥运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而门票的收入,就在其中扮演着重要一环。然而,当奥运会变成“赚钱机器”后,当高票价把普通观众挡在奥运赛场之外时,奥运精神也就随着“造血机”一起沦落。因而,奥运门票普罗大众彰显着奥运精神的回归。
当然,“平民情结”也考验着北京奥运会的商业运作能力和票务销售机制。要想平衡奥运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利用其他方面的商业运作,来弥补低门票的收入,这无疑对他们的商业运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毕竟,人保财险的活动只能惠及少数平民大众,如何在有限的票数和数亿国人的参与热情之间寻找契合点,杜绝中国特色的“黄牛”囤积转卖和人情票、关系票,以保证真心希望参与到奥运中来的普通观众能买到低门票,能看到自己想看的比赛,这才是对北京奥组委的真正考验。
说到底,奥运会是竞技精神的交流、竞技技术的切磋,只有公众的普遍参与,方能实现普及全民体育的梦想,方能体现强身健体的体育精神。
(人保财险四川省分公司李春社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