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1月29日 星期一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中国不会放开生“二胎”  
 


     国新办举行“加强计生工作和人口发展战略”发布会


    本报讯 1月23日,国新办举行“加强计生工作和人口发展战略”发布会,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利用中国还有15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时期,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可以避免人口老龄化的负面效应,增加老龄化的积极效应,从“未富先老”到“又富又老”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人口“崩溃论”看法不正确

    张维庆指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情况下到来的。有些人把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叫做“先富后老”,把中国的老龄化叫做“未富先老”,因此,有些人拿发达国家的“先富后老”和中国的“未富先老”作对比,提出了中国人口的“崩溃论”或者叫“危机论”,这个看法不见得正确。

    张维庆介绍说,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主要是因为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2000年占到10%,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7%,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中国已经迈入老龄社会

    。他表示,中国政府在刚刚迈入老龄社会的时候,就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预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现在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中国的人口学家和国际的人口学家所谓的“人口红利”的理论指导下,中国提出的积极、健康、和谐、文明的老龄社会,从“未富先老”到“又富又老”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青少年人流问题不容忽视

    “人工流产是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并不把人工流产作为计划生育的手段。”张维庆说。据了解,在未婚青少年中,由于两性行为的发生,产生了一些人工流产的问题。张维庆称,现在已经采取的措施是:第一,要普及有关生殖健康的生理卫生的科学知识,让青少年养成健康、文明、道德的良好习惯。第二,特别是对女孩子更要提醒她们,在性行为方面,如果不慎重,就会给自己造成危害和损失。同时,为了预防性病、艾滋病的蔓延,现在采取了发放安全套的做法。

    张维庆指出,中国政府并不提倡两性关系的这种状况,但是政府又没有办法制止,只能从人性的观点出发,从关爱孩子们、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渠道来保护他们,让他们健康成长。

    15年内实现性别比正常化

    张维庆表示,由于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存在的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以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B超的滥用使得人们能够比较方便地进行性别鉴定,这些都导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呈不断攀升的态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态势,中国政府准备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用10年至1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化。

    稍有不慎将会出现贫民窟

    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城市和农村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面临着如何衔接的问题。张维庆表示,如果在户籍制度的改革上稍有不慎,将会出现城市圈之外的大量的贫民窟。所以这种改革是有序的,是渐进的,是逐步来实现的。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说,目前来看,有的农村人口尽管拥有了城市户口,但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待遇,而且仍然住在农村。像这样的情况,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就有一定的过渡期,可能是三年或五年。最终以他们能否享受城市的待遇为标准,来制定当地的计划生育政策标准。

    中国不会放开生“二胎”

    张维庆表示,计划生育对穷人富人一视同仁,违反生育政策的人,要缴纳社会抚养费。政府在对贫困家庭在缴纳社会抚养费方面,可减少、免除征收社会抚养费的部分。对家庭的困难,政府也将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包括义务教育的问题,包括医疗卫生的问题,对他们的孩子也不存在任何歧视问题。但这并不等于这些家庭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就是合法的。

    关于有少数人提出“放开二胎”,张维庆表示,“十一五”时期我国还是必须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目前并不放开生“二胎”。他解释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这个时候出生的孩子,现在大多数已经进入了婚育期。另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生的将近1亿独生子女,现在也已进入婚育期。在这个时候放开‘二胎’,风险是非常大的。”

    (据新华社、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