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年人来讲,小便失禁无疑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患者通常在咳嗽、大笑、打喷嚏的时候会不自主地出现漏尿现象
根据尿失禁的严重程度,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很大不同:程度较重的尿失禁患者需要到医院就诊;而较轻的尿失禁,通过针对性地训练骨盆底肌肉群,或电刺激等物理治疗,就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其中,“一项坚持、四项运动”正是症状较轻患者的最好练习方法。
一项坚持
一般家庭中,卫生间里多采用坐式便器。因为坐着入厕,老人和小孩的入厕安全可以保证,喜欢在入厕时读书看报的人也可以带来一点点“享受”。但对尿失禁患者而言,专家建议坚持蹲式排便,因为蹲式排便有利于骨盘底肌群张力的维持和提高。
四项运动
一、提肛运动
方法:⒈站位、坐位或者平卧位都可以,用力收紧肛门、尿道口、阴道口周围肌群,就像忍住大、小便一样,此时可以体会到骨盆底肌群发生收缩的感觉。⒉每次收缩维持3-5秒,然后放松3-5秒,熟练以后每次可以延长到10秒以上。
运动量:每天至少做4次,分别在早上、中午、下午和睡前,每次做10-15分钟。
注意:练习时,身体其他部位要放松,避免腹部的肌肉收缩。为保证动作正确,可将手放在腹部感受是否有肌肉紧张的感觉,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二、仰卧提臀
方法:⒈平躺在地板或床上,膝部屈曲成90°左右,将一手放在腹部,体会腹部自然地呼吸的感觉。⒉保持屈膝位,两手在身旁支撑,抬起臀部,使大腿和脊柱成一条直线,同时保持会阴部肌群紧张。默数到5,放下臀部,放松平躺。
运动量:5-10次为1组,每次练习5组。
注意:练习时,宜采用较缓慢的速度,就如慢动作回放一般。当臀部抬起时吸气,放松时则呼气。
三、仰卧起坐
方法:⒈身体仰卧于地板或床上,膝部屈曲成90°左右,脚平放在地上。⒉初学者可以把手靠于身体两侧,或把手交叉贴于胸前做上身挺起动作。
运动量:5-10次为1组,每次练习5组。
注意:初学者要避免一次性做超负荷的动作,最初进行时不妨尝试先做5次,然后每次练习加多1次,直至达到10次左右,这时便可尝试多做1组,直至到达5组为止。
四、伸缩双腿
方法:⒈仰卧,双手置于身体两侧,自然呼吸。⒉收起双脚,模拟蹬自行车动作,同时保持自然呼吸。
运动量:5-10次为1组,每次练习10组。
注意:蹬自行车动作要配合呼吸,不宜过急,切忌屏气。练习之初可能会感觉到有些不适应,可以在适当休息后再进行。 (徐丽丽吴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