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3月27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每一个今天都是年轻的  
 



    过生日是喜事,可对一些人来说是忧多于喜。克林顿在他六十大寿之际,对记者发了这么一通感慨:“我讨厌六十岁,尽管这是真实的。在我从政的大多数时间里,我总是我所在岗位上最年轻的人。但突然有一天,我幡然醒悟,原来我是所有办公室里最老的一个。”相信克林顿说的是人生真实的感受。

    上了年纪的朋友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和克林顿相同的心情,都有过光彩的青春年华,都曾经是所在岗位上最年轻的一群,都年轻气盛过。可是许多人老了,却不知老之已至,待身体出现某些迹象,还要极力加以掩饰,眼袋出来了,要把它拉掉,头发白了,偏要染得墨黑墨黑,可是外人对你的称呼不对了,小某变成了老某,老某又变成了某老。这时你就有了克林顿说的“幡然醒悟”的感觉,原来我的青春小鸟已经一去不回啦,怕当老汉、老妪还是不折不扣地成了一名老汉、老妪。

    这个世界上,似乎金钱能买到一切,权力能改变一切,独有一样,金钱买不回年轻,权力不能变年老为年轻。可是金钱买不回、权力变不回的东西,在有些人身上却出现了。他们老则老矣,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依然天天向上,肌体衰退了,体内依然奔突着温热的血流。原来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是一码事,生理年龄铁面无情,心理年龄却可以由人调控,人老了,心可以不老。俗谚百岁之童,三岁之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学识、修养、亲情、友谊,对生活的热爱,不懈地学习,不停顿地追求,等等,都是调控心理年龄的良方。克林顿就是善于调控者,他利用自己的名人效应,到处应邀发表演讲,出版回忆录,通过自己的基金会在世界各地从事扶贫、防治艾滋病、抗震救灾等社会公益活动。“我已经度过的时光,远远超过剩余的岁月。我将尝试着每天以感激的心情醒来。”克林顿这番话,已经化忧为喜。对每天都怀着感激的心情,岂能不倍加珍惜每一天?剩余的岁月不多,与社会分手的那个时刻日益迫近,那还不倾其所有,对社会作最后的奉献?

    平民百姓中的老人当然没有克林顿这样的条件,也做不了这样的事。但完全可以有同样的襟怀,感激生命剩下的每一天,珍惜当下的每一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珍惜今天,也就是珍惜年轻,对于明天来说,每一个今天都是年轻的。 (史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