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些中学最近举行“誓师大会”起争议,批评者称会加重考生心理负担
参加高考前要先开“誓师大会”,口号阵阵,标语飞扬,学生纷纷送上决心书誓言考出好成绩……这是最近记者在上海市一些高中毕业年级采访中了解到的情况。然而对于这样的一种所谓“战前动员”,议论也是褒贬不一。赞成者认为,可以为即将踏入高考考场的考生鼓士气;批评者指出,这反而会给考生增添心理负担。
临考誓言网上传抄
“十年磨剑为一搏,高考争锋现真我!”这是某校高三(2)班在毕业班“誓师大会”上喊出的响亮口号。话音刚落,其他班的同学也不甘落后,“励志发奋,梦想可成”“破釜沉舟,冲刺极限”等各种口号,把会场的气氛渲染到了沸点。有考生告诉记者,学校十分重视这样的“誓师大会”,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一一下达“战前”动员令,甚至还会请来往届校友中的高考“尖子”现身说法,而上台发言的考生代表,则几乎众口一词地表示,一定要考出优异成绩,决不辜负学校和老师的培养。
除了学校的高考动员大会,一些班级的最后一期黑板报和墙报,也几乎被形式各异的高考“宣战书”占满。有意思的是,最近网上竟然出现了各种各样向学校和老师表决心的“高考誓言”帖子,据同学们说,下载的人还真不少呢。
考场岂能比作战场
某校领导在谈及召开“誓师大会”的目的时说,“就是要造成一定的高考动员声势,以此促进每个高三同学都能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考取自己心目中的大学。”然而,也有师生表示,这样的“誓师”活动,反而容易加重考生的心理负担,高考考场毕竟不是你死我活的战场,没必要如此兴师动众,搞得像慷慨赴疆场。
继光高级中学校长胡美高认为,鼓舞考生的士气,是应该的,但如果学校营造的迎考氛围过了头,让考生们背负了过重的压力进考场,这样的宣传动员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学校应当鼓励考生们有“潇洒走一回”的心态。与其在迎考阶段喊口号、贴标语,还不如扎扎实实地教给考生们一些高考心理调适的办法和进了考场拿到试卷后的答题技巧,这样的考前准备工作效果才会更好。
(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