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04日 星期一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赤水 川黔渝“金三角”的明珠  
 



    早在2004年,川、黔、渝便提出联手打造三省市交界的佛宝、四面山、赤水生态旅游“金三角”的规划。位于“金三角”之一角的赤水市及其赤水河下游流域,因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而名扬天下后,以它丰富的旅游资源,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我是从距成都340公里的合江县九支镇认识赤水河的。在九支镇,我们住进一家临河的宾馆,从房间的窗户向外眺望,对岸是高楼林立的贵州赤水市,连接川黔两省的赤水河大桥就在眼底。桥上车水马龙,给人的感觉是这赤水不是界河,如同成都市内的锦江大桥;赤水河的河水也不是我想像中如鲜红的血水奔涌,而是清波碧水在缓缓流淌。凭着我在中朝边境的吉林省集安市的鸭绿江大桥上得出的经验,我睁大眼睛,寻觅位于大桥中央桥面上的那道黄色分界线,却没有结果。

    收拾停当,天已黄昏。我们一行的意见完全一致:干脆散步到贵州吃晚饭。几分钟后,我们便站在了赤水河大桥四川一侧的桥头。此时,我才发现立在右边第一节桥栏旁的四川省界界牌。我还是固执地相信自己的经验,在桥面上逐尺逐寸的寻找那道黄色的分界线。不觉间到了对岸,与四川界牌呈对角线的同样位置,立着一块一模一样的贵州省界界牌。同行的栗兄开玩笑道:“如果在桥上惹事,可以逍遥法外罗!”我不禁暗暗钦佩有关部门的善意用心,川黔本是中华民族一员,本是一家人,何必计较彼此、界线分明。

    第二天清晨,我们驾车正式跨过赤水河大桥,游览赤水市的几个主要景区。四洞沟景区距赤水市不到10公里,是该市主要景点之一。该景区曲径通幽谷,翠竹拥清溪,依山势由低到高共四级瀑布,每级瀑布之间约2-3公里。四级瀑布虽不及黄果树瀑布的气势宏大,但显得清俊典雅,风姿绰约。石径旁,小溪边,国家珍稀保护植物桫椤不时可见。面对这样长相怪异、生命力顽强,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令人有回到侏罗纪的感觉。难怪国务院旅游资源考察团将此景区称为“没有败笔的景区”。

    红石野谷景区距赤水市10多公里,在这里我们认识了丹霞地貌,也明白了赤水河名称的来历。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石。赤水的丹霞地貌面积达1200多平方公里,居全国之冠。在红石野谷景区内的丹霞长廊,那如佛、如蛙、如龟等奇形怪状的红石,与桫椤、翠竹、瀑布交相辉映。竹海映丹霞、桫椤戏泉水的独特景观,真是令我们流连忘返。

    赤水河,正如我臆想的那样,是以河水的颜色命名。每年四五月份以后,被雨水冲刷掉的红色砂岩随溪流汇入赤水河,赤水河裹挟着红砂,奔流数百公里于四川合江汇入滔滔长江。但是,在当年的十月至来年的三月,河水却清花亮色,水质极佳。此期间,便是郎酒、茅台酒、习酒等酒厂从河中取水酿酒的大好时机。浊时至浊,清时至清,这正是赤水河酿出美酒的奇特之处。一代伟人周恩来显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在1972年的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明确指示:“在茅台酒厂上游100公里内,不能因工矿建设影响酿酒用水,更不能建化工厂。”周恩来的这段原话,一字不漏地镌刻在茅台镇的一块石碑上,昭示后人永远遵守。

    赤水市境内遍布红军遗址,赤水人民也引以为自豪。在赤水市的中心广场,矗立着一座高约二三十米、通体红色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碑座4道弧线象征四渡赤水,如利剑直插云天的碑身上有一红军战士一手持枪、振臂欢呼胜利的塑像。该纪念碑是赤水市独有的人文景观。

    当我们返回四川,途经合江县城时,特地在长江与赤水河交汇处停留,目睹赤水河最后的丰采。由于有赤水的注入,长江江面在此豁然开阔,气势更加磅礴;两江之水的融合碰撞,在江心激起层层惊涛;江上百舸争流,帆影点点……赤水河在此完成了它的蜕变后,以新的姿态、新的气慨奔向大海。

    (马恒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