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14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酒后驾车肇事找人“顶包”骗保被戳穿  
 



    本报讯2007年7月18日晚上10点33分,太平保险攀枝花中心支公司查勘定损员接到报案,称公司承保的车辆出险,车损严重并有物损及人员受伤。公司查勘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查勘,通过对车主以及现场群众了解详细情况及现场查勘,发现事故地点为长段直线,并无弯道、路滑、紧急避让等外在因素,并结合到出险时间为晚上8点30分左右情况,顿觉情况蹊跷。于是随即电话联系交警,要求对驾驶员廖某抽血化验。

    第二天,到医院做询问笔录时,廖某否认了肇事当天是由自己驾车,而说是由案发时车上的一名乘客侯某驾驶。同时侯某也承认了当晚是自己开车,但否认喝过酒。然而侯某已过抽血化验时间。到底谁才是当时真正的驾驶员?事故现场很蹊跷,到底有没有被移动过?鉴于种种疑点,攀枝花中支公司认为该案涉嫌酒后驾驶和调换驾驶员,并涉嫌保险诈骗,故向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察支队报了案。经过公安局三天艰苦细致的调查取证,最终查明,肇事驾驶员确实是侯某,并在晚饭时大量饮过酒。原来,事故发生后,驾驶员侯某自知属酒后驾驶,不能向保险公司索赔,因此串通乘车人廖某,称出事时是由廖某驾车,骗过交警没有对侯抽血化验。第二天,由于其中一受伤人员死亡,廖某意识到责任重大,被迫交待出侯某驾车的事实。在大量的证据面前,索赔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一周后主动向公司书面声明放弃索赔。

    由于定损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查勘,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查明事故真相争取了时间,赢得了主动;再加上定损人员专业、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公司完善的理赔制度和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因而成功的避免了此次保险诈骗,为公司挽回近5万元的赔款损失。(宋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