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8月14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需看心理医生的人群有哪些  
 


    随着心理知识的大力普及,人们已愈来愈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去看心理医生,相当一部分人还是不甚了解。


    从人的生长过程来看,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行为模式,需要去看心理医生者常见有以下人群。

    儿童期

    语言障碍、口吃儿童;异食癖、严重厌食、偏食儿童;经常吮手指、咬指甲儿童;经常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多动症儿童;智力正常却学习困难的儿童;恐怖上学、考试或某种特定事物、处境的儿童;孤独离群、情感冷淡、烦躁易怒的儿童;经确诊无器质性病变却总诉说头痛、腹痛、不舒服或有明显肥胖或消瘦的儿童。

    青少年期

    ⒈因单恋、失恋、早恋、手淫等原因造成的心理挫伤、懊悔、惶恐、羞耻等以至影响身体、学习、人际交往的青少年;⒉情绪波动较大;人际交往困难;逆反心理过强、自私、任性者;极度恐惧考试及极度厌学者;过分重视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照顾,甚至以极其做作的动作或夸张的行为引人注意者;动辄离家出走、悲伤、失眠,甚至有自杀行为者。⒊对婚姻适应不良,过分攀比、嫉妒、焦虑、自卑或有洁癖行为者。

    中年期

    ⒈长时间处于一种思考、焦虑、多疑、恐惧、抑郁的心情中,自我感觉心理疲劳者。⒉失眠、头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心绪低沉,经常不由自主地长吁短叹者。⒊过分注重身体健康状况,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四处寻医问药之事上者。

    老年期

    ⒈丧偶或离退休后整日坐卧不宁、行为重复或性情变化明显者。⒉突然对近事记忆“健忘”,话过多或过少,做事经常出错,羞耻感减退或消失者。⒊沉溺于往事之中,甚至出现幻听、幻觉者其他遇重大事件、重大考试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测验或心理调适者;患慢性疾病、突然伤残或丧失亲友者;因婚姻、情感问题导致情绪消极、心理困惑者。

    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若发现自己或周围人有以上症状或特征时,切勿忌讳看心理医生,因为心理医生不仅可以对异常心理进行矫正治疗,而且可以通过咨询和心理测量帮助咨询者认识自己,对婚姻家庭问题、性问题、宗教和价值观等问题做出正确选择,使人们能从容不迫、愉悦地生活。 (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