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5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丹巴美女的原味民歌  
 


    甘孜州的丹巴美人谷远近闻名,据说谷中美女如云。不久前到美人谷旅游,给我印象最深的却不是丹巴美女,而是当地妇女演唱的民歌。丹巴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紧邻因《康定情歌》而闻名遐迩的康定城,也因此,我有足够理由认定:这是一块盛产民歌的田野。

    在成都这个号称“红粉第一城”的城市待久了,外面的美人自然激不起多少向往。但丹巴妇女所唱的民歌却是“物以稀为贵”地让我“审美亢奋”。那天晚上,我们住在老乡家中,一边喝着米酒,嚼着牛羊肉、烤山芋,一边听当地妇女(未必都是美人)为我们演唱民歌,当原汁原味的民歌唱响时,血一下涌腾起来。那份享受,决不亚于在成都体育中心听某个港台女歌星演唱。

    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如今很难听到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民歌。电视上、CD机和MP4中,那些被港台歌风完全同化了的、由汉族男女歌手演唱的民歌,虽然听上去也还不错,但总让人感觉不够地道,不够过瘾。前年在青海旅游,去年在凉山火把节,每当听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唱着民歌时,更加深了这样的感觉。也因此,之于民歌,我只愿欣赏当地人嘴中流淌出来的原生态旋律。

    由此联想到前不久落下帷幕的江西卫视“红歌会”上,决赛总冠军、来自甘孜州的女歌手曲措演唱时,高亢入云而本色质朴的声音,在我和家人听来,简直就是天籁之声!这是属于大山、高原和草原的正宗民歌,恐怕也只有当地土生土长的歌手才唱得出这般况味,其他任何人唱都觉得不对味。对此感受,一位丹巴妇女解释得很形象,她对我说,民歌就如某种动物或某类植物,只有在属于它的那块土地上,才能生长得更鲜活。这位同样善于演唱民歌的中年妇女又说,在当地,女人不会唱歌,就如同不会生孩子一样,是一件挺没面子的事情。

    听丹巴妇女唱民歌,发现多以歌唱友情、爱情、幸福以及大自然为基本内容。歌词既有早已写就的,更有即兴发挥的。这些妇女即兴编词的能力很强。在得知我们是来自成都的游客时,一曲曲丹巴民歌,就被她们即兴演绎成了属于我们的“专曲”。让人感叹,还有什么音乐,能比这样的民歌更能直截了当表达出美好的愿望?这样即兴而随意的表达,也使我悟到,为什么自己常常乏味于所置身的大城市,盖因城里人在物质日渐丰富的同时,心底却有了越来越多的羁绊。

    从丹巴回来许久,耳畔依稀回响着由那些淳朴妇女演唱的原生态民歌。我想,再去丹巴或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我会带上一个小录音机,把那些绿色环保的旋律统统移植到家中。 马忠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