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方案均未成最终定案
持续了约三个半小时的“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于1月22日傍晚结束。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18位代表各抒己见,但提交会议讨论的两套降价方案并未成为最终定案,中国官方有关方面表示,最终定案将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
参加听证会的运营商代表均表示支持和理解此次漫游资费调整。中国移动代表陆文昌表示,手机漫游是有成本的,此次资费调整会对企业收入和利润产生一定影响,不过,中国移动将继续高质量提供漫游服务,以确保新资费政策的早日实施。
中国联通代表丁铭则建议漫游费应进行渐进式调整。他认为,中国联通资产负债率高,赢利能力有限,第二套方案超出了联通的承受能力。他担心大幅度降价后会造成电信企业竞争失衡,从而损害消费者的长期利益,“调整漫游费应与电信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来自中国电信、网通、铁通等固话运营商的代表亦认为,电信资费调整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担心,在目前电信市场处于失衡的状态下,如果再下调漫游费,将进一步加速移动电话对固话的替代,固话运营商会陷入更困难的境地。
而参会的消费者代表则普遍支持降价幅度较大的第二套方案,并有诸多代表认为降价步子还可以迈的再大一些。一些代表同时认为,电信企业不应该是暴利行业,应充分满足消费者知情权、交易权,改变运营商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现象,在漫游费降低之后应防止相关企业变相涨价。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在听取18位代表发言后表示,将在听证会的基础上,继续征求消费者意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最终降价方案。
新闻链接
专家解释漫游费来历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再收取手机国内漫游费,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阚凯力解释了手机漫游费的由来。
据央视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中国移动通信事业刚刚起步,全国手机用户不到一千万,而且东部地区无论在网络资源、用户数量和资费竞争上都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考虑到这种不平衡性,当时就提出了收取国内手机漫游费。
阚凯力表示,有西部地区的消费者和用户,他去买东部地区的号,北京、上海、江苏的号,然后到西部地区去使用,这样的话,等于是使用了西部地区的网络,但是收入是归东部地区的企业,这样的话,就会加剧移动通信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所以说当时就建立了一个门槛:手机离开注册的当地,费用要提高,这样的话就不会有西部地区的用户来买东部地区的手机号了。
2005年,为了防止运营商制定过高的手机国内漫游费,相关部门提出了采取最高上限管理的政策,也就是规定允许最高收取的价格,鼓励运营商通过竞争降低收费,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