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29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听证会有不少的遗憾  
 


    无论幅度多少,漫游费降价毫无悬念。这也改变了过去听证会“只涨不降”的惯例,是一个进步。但是,就这次听证会本身而言,也有着不少遗憾。

    就结果论,民间呼声最高的“取消漫游费”没有成为议题。此前诸多讨论以及国外的做法说明,手机漫游费的成本几乎为零,在澳大利亚、美国,无论在哪个城市都不收取漫游费。而像我们这样,在一国之内收取高昂漫游费的做法,很少见。可是,听证会却将“取消漫游费”排除在外,而正式的两个漫游费降价方案相差悬殊,不用说,两者取其一,只可能选降价幅度较大的第二套方案。

    还有程序上的遗憾。参会代表名单直到22日当天才正式公布;听证会举行过于仓促,从1月3日在媒体上公开消息,到22日召开听证会前后才20天,代表来不及做充分准备;消协和媒体呼吁将漫游费成本公开,有关方面没有回应,一位听证代表抱怨,他所得到的“一箱资料”基本是与听证主题无关的;还有,这场公众瞩目的听证会封闭召开,相关官员曾表示欢迎媒体旁听,可结果只有两家媒体被获准进入会场;漫游费调整关涉数亿人,一年百亿的资费,如此重大议题的听证却采取了简易程序,代表发言不得超过5分钟,也没有辩论和交锋……

    听证会三大交锋

    围绕已经公布10天的提交听证会的两个方案、电信市场结构等诸多问题,产生了三大交锋。

    交锋一

    两套方案是否降到位?

    提交听证会讨论的两个方案是否降到位了,成为代表们的关注焦点。

    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江宪认为,听证会讨论的两个方案中均列出了手机漫游时通话会产生的本地通话费、漫游费、长途通话费。两个方案均取消了每分钟0.2元的漫游费,这一点值得赞赏。今后,等长途通话核算出成本后,再考虑逐步降低长途费。

    来自沈阳佐臣咨询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沈长征说,用行政区划界定手机服务区,是变相设置服务标准,没有合理依据。他建议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全国实行同网同价,取消漫游概念;或划成大区,在更大范围同网同价。

    全国政协委员朱锦林建议,在方案二的基础上还应再下降。他列出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2006年总收入为2953亿元,利润为921亿元,电信全行业的税后利润率为19%,这一利润率超出全球很多电信运营商。
交锋二

    先降资费,还是先形成竞争?

    中国移动一家独大,使电信市场结构极不均衡。漫游费降低,毫无疑问会让固定电话用户转向更为方便的移动电话,加剧中国移动的垄断地位。因此,是先形成电信市场竞争格局,还是先降低资费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第二大焦点。

    方案二的长途话费与固定电话长途标准一致,原来的固定电话用户可能会用更方便的手机。无论哪种方案,都会加快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的全面替代,加强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其垄断地位一旦形成,反而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他建议,在市场结构合理的情况下,再调整资费,并建议政府赶快发放移动运营牌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乔新生建议,在短期内执行第二套方案,并在第二套方案中同时执行单向收费。接着,由政府主导进行电信市场结构调整,参与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简化资金结算环节,在政府统一部署下实现电信资源合理配置。

    交锋三

    减少了高收入者支出,

    还是普遍受益?

    手机漫游用户多为高收入用户。降低手机漫游费,是否只是减少了高收入者支出,也是此次听证会的一大关注点。

    中国联通综合市场部副总经理丁铭认为,漫游费调整要渐进、逐步到位。据介绍,中国联通漫游用户占用户总数的20%,漫游收入中的80%仅来自2.5%的用户。也就是说,只有少数人高漫游资费者才能享受漫游费下降的好处。而且,漫游费下降,必然会挤占多数人本地通话费的下降空间。而且中国联通CD-MA网络正处于高折旧期,2006年收入利润率仅4.3%,只能承受渐进式调整。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认为,如果把漫游费取消了,很多人就会到资费最便宜的也就是不发达地区买电话卡,如拿内蒙古的卡到北京用,促使北京资费降低。因此,北京用来补偿内蒙古普遍服务的资金来源就没有了,导致内蒙古当地资费上升,加剧区域不平衡。

    消费者代表提出新方案

    北京消费者代表张严方就漫游费下降提出了自己的新方案,要求将长途话费、本地电话费,以及漫游费三合一,统一收取0.4元/分钟的通话费用。

    张严方称,自己同时使用两台手机,一个是北京电话,一个是重庆的电话,后者需要长期漫游,所以这次漫游费下降对他而言,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发改委公布每分钟漫游费成本

    一份由中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移动通信漫游费通话定价成本报告》也交到了听证会代表手中。据消息人士透露,根据该报告提供的数据,漫游通话的成本每分钟平均高出本地通话近5分钱。22日会后,北京的代表张严方接受采访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她透露,会上讨论了漫游费的成本是0.0485元/分钟,而目前按每分钟0.20元收费。报告评审结论指出:由于技术上的困难,目前无法准确计算漫游费通话成本,采用估算方法得出漫游通话成本稍高于本地通话成本,对于一般地区而言,平均高出的幅度(上限)为0.0485元/分钟。

    报告认为,漫游通话与本地通话同样占用漫游地网络设备、管理及营业服务等各类资源,并共同分摊成本;此外,漫游通话不要独占漫游业务结算成本。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