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29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千年修得共枕眠  
 


    蜜月应该从婚约开始。自从到街道办事处注册之后,一纸文书便使我正儿八经地为先生担当起妻的重任,不过一直到举行结婚仪式这一天,按习俗才是我名正言顺“转正”的开始。结婚那天的前一晚,我独自一人在招待所里度过。因为我独自在外工作,父母、姐妹们都不能来参加我的婚礼。

    那天,8月12日,太阳和我一样激动,起得很早。那是1990年一个阴历阳历都是双的好日子,也是我二十三岁的生日。还不到凌晨五点,我心中激情翻涌,实在无法躺下休息,便扭开水龙头,用清水扑面,冷却头脑,洗去我几乎一夜不眠的疲倦。略施粉黛,便慢慢地将长发挽起,第一次在脑后盘了个低低的髻,细审镜中的自己,我才知道,对这一天,竟有那么深的紧张和渴盼。

    在我总嫌时间走得太慢时,等来了迎亲的队伍,我穿上先生带来的代表“厚厚实实”的大红缎子棉袄。没有父母的叮嘱,没有任何娘家亲人在场,我就这样没有丝毫犹豫,笑逐颜开,喜气洋洋地上了那辆红色的小车,任凭它载着我驶向新的生活。

    车还没停稳,大门便被婆婆等人关上了,按风俗这叫“拒性子”,怕媳妇进门后太厉害,此时还要顺理成章地把过去称惯了“大姨”的婆婆改口喊“妈”,不然不开门。在亲朋四邻的笑闹中,我张了几次嘴,才低如蚊蝇地叫了声“妈”,众人都嫌声音太小,没听见。还没等我哼哼叽叽地再叫,大门便为我敞开了。进门后的结婚典礼既简单又隆重,我和先生一起,虔诚地双膝跪地,拜了天地,拜了祖宗,拜了公婆!我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完成了有多少“文章”可做的终身大事,简简单单地来了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瞟一眼身旁同拜的男人,耳际清晰地响起一句歌词:千年修得共枕眠。想想用一千年的时间,才修得今后几十年的缘分,天地也会为此感动。

    婚后我和先生还是抽空回了趟娘家,父母问我:是不是8月12日结的婚?我说:是!妈说:“我们也弄不准,你信上说可能是那天,我们就在那天贴了喜字,放了鞭炮,请了亲戚。”妈的话丝毫没有责怪我的意思,可我的心无疑是被抽了一鞭,猛地一痛,并疾速掠过全身。我才记起,选择8月12日结婚,正因为那天是我的生日,有着双重的意义,可我已忘记,二十三年前的今天,正是母亲历尽磨难,千辛万苦的日子。我才知道,几年在外的独立生活,养成了我独立的思维和人格,养成了性格的不羁和洒脱,而忽略了父母的感受。我是长大成人了,但在父母的眼中、心中,我还是他们撒欢于膝下,撒娇于膝上,三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儿!

    我做了母亲后,更知天下父母心。每次翻看婚礼上的照片,看到我笑颜如花的脸,便又一次体验到自己对父母的伤害,便总在心里提醒自己,不要再大意,不要再忽略,要常常问候远方的父母,孝敬眼前的公婆。每次和人谈起结婚那一天,我同样还是为自己骄傲:在大操大办,攀比强烈的风俗前,我可以蔑视陋习,做到一切从简,并常以此“要挟”先生:看我,让你省了多少心,还不再对我好一点?!

    (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