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在下岗的同时,丈夫迷恋大款遗孀的财富要与她离婚,她积极寻找机遇自救,一年间成为一个拥有46名员工的洁净中心的老板。法庭上,当丈夫和大款遗孀提出以50万买断这桩婚姻时,她以人格无价断然拒绝了。
2007年4月22日,一起离婚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民事法庭审理,与一般的离婚纠纷不同的是,参加庭审的除了夫妻双方外,还有第三方———一位拥有数百万财产的大款遗孀。
深爱的丈夫提出离婚
2006年3月21日晚上,重庆沙坪坝区的刘苹来到小区门口,焦急地张望着街口。丈夫已经4天没有回家了,她担心丈夫的行车安全。以前不管多晚,她都要等丈夫回家才能安心地睡觉,丈夫突然杳无音信,她坐不住了,冒雨来到小区门口,可仍不见丈夫回来,便走上街头去寻找。
让刘苹没有想到的是丈夫张洋此时正开着车,与情人周梅从成都往攀枝花赶。他思绪翻滚,一年来,认识周梅后,他就一直游离在两个女人之间,他已经疲惫了。这次成都之行,使他觉得离婚已迫在眉睫了。
车到攀枝花,张洋与周梅依依告别后,回到家已经是深夜11点。“洋洋,你总算回来了!让人担心极了……”刘苹语气和缓。“我送老板到成都去了一趟,走得急,没有通知你。”张洋冷淡地说。刘苹以为丈夫累了,麻利地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几个菜端上桌让丈夫赶快吃。
临睡的时候,张洋情绪更加低落了,说:“小苹,我们结婚这么多年了,我也不打算隐瞒你什么,现在有个十分有钱的女人一直追求我。”张洋没敢抬头正视妻子,停顿了好一会儿,突然跪在刘苹面前:“你就成全我吧,我这个年龄,机会不多了。如果你同意离婚,那个女人将帮我实现做老板的梦想……”
刘苹不敢想信自己的耳朵,她不相信自己深爱的丈夫会说出如此荒唐的话来。她用了好长时间才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说:“张洋,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有多少充足的理由要与我离婚,我都无法接受,但是我会面对现实。只是我要提醒你一点,丽丽已经懂事了,我们的所作所为都会影响她的健康成长……若你执意要离婚。等女儿考上理想的中学后,你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 争取事业机会误入三角情殇
刘苹出身在重庆江津市蔡家镇。7岁时死了父亲,母亲靠耕作农田把他抚养成人。她与母亲相依为命走过来。中学毕业后进入沙坪坝区的一家教仪厂工作。
1994年,刘苹参加了沙坪坝区业余大学的学习。班里有个英俊的男生叫张洋,他性格活泼、乐于助人,每次有班务活动,他都会成为班上的活跃分子,很讨女孩子的喜欢。后来,他向刘苹提出了进一步交往的要求,于是两人很快就相爱了。一年后,他们携手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既而垒起了爱巢。
2002年4月,刘苹所在的教仪厂倒闭,她失业了。从此,一家三口的生活就只能靠张洋的600元工资了,经济十分拮据。后来,刘苹为了贴补家用做起了钟点工;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张洋办理了离职手续,到一家私营涂料公司为老板开小车。他的精明能干很快赢得了老板的赏识,把许多生意交给他打点。张洋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了不少。
2005年4月的一个雨夜,老板因车祸不幸身亡。遗孀周梅只有27岁,儿子刚满8个月。老板离世以后,她们母子无力经营公司,不得不将涂料公司转让。张洋以前一直帮助老板处理生意,深知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打算接手涂料公司。可是一连数天往周梅家打了许多电话就是没有人接。
2005年5月2日清晨,张洋直奔周梅的小洋房。给他开门的正是周梅,她含笑而立,穿着一套紫罗兰色的毛料衣裤,外面披了一件纯白争时尚大衣,看上去高贵、典雅,风韵迷人。
“我听说你要把涂料公司转让,可不可以考虑转给我?”张洋试探着问。“我早就考虑好了,决定把公司的经营权交给我的未婚夫。”周梅得意地说。张洋没想到自己还是来迟了,他没有想到老板刚去世不到一个月,她就又有主了,他真的有点为老板鸣不平。他正要转身离去,周梅却伸手一把抓住了他的手来。“洋洋,别走啊!我有话要对你说。”周梅的目光在他脸上温柔地停了下来。“洋洋,你是我认识的男人中最好的一个。老板在世时也特别看重你,说你做事精明。我喜欢你这种能干的男人,我想把公司交给你经营。只要你答应与我结婚。”
张洋愣住了,好大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说:“周梅,我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我们从没有发生过矛盾……若你不同意把公司转让给我,我替你经营好了,财产还是你的,我还是像以前一样领工资,行吗?”周梅没直接回答他的话,仍按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现在我已有5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当年我的舅舅与我丈夫一起做生意,现在他已将公司开到了省城。只要你点头,你妻子的问题,我可以用钱来解决。也许我们几年后也有能力把公司开到省城。”周梅所说的,一直是张洋做梦都想得到的,他太想做老板了,他的心开始动摇了……转眼间拥有数百万财产的条件居然只是两个字———离婚。然而,他与妻子一向和睦,妻子一定不会轻易同意离婚的。
离婚之际妻子奋起成就事业
那天,张洋不知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他脑子里一直响着周梅的声音:“我爱你,我爱你!我要把所有属于我的财产全部送给你!”同时,他心底又分明听到妻子在说:“洋洋,我们虽然现在不富有,但我们还年轻,日子总会一天比一天好的。”对财富的渴望,注定张洋会不顾一切地去争夺;而对夫妻感情的留恋,也注定张洋不会立即提出离婚。一年来,在两个女人之间,他小心翼翼地周旋着,生怕失去任何一方。
2006年3月的成都之行是在周梅的要求下去见她舅舅的。张洋与周梅的舅舅谈了一些公司发展的设想。舅舅对侄女的未婚夫评价很高。起身回重庆的时候,得到舅舅认可的周梅就立即向张洋下了最后通牒:要他在3个月内办妥与妻子的离婚手续。当周梅知道刘苹不同意马上离婚,要推迟1年再说的情况后,与张洋闹得不可开交。张洋为了缓解压力,只好在外租了房子,摆出与妻子分居的架势。
2006年5月21日,刘苹收到一封信,上面写道:霞辉大姐:你好!我以十分歉疚的心情给你写信,张洋现在也好久不来我这里了,他是烦我逼他与你离婚。我现在不论是感情上还是在公司的业务上都一刻也不能没有他。大姐,我求你尽早与他离婚吧,就算是我求你了,我丈夫留下一笔钱,你可以开一个价,只要能得到他,我出多少都愿意……
刘苹没料到周梅会给她写这样一封信。信中,周梅还大施苦肉计,说,涂料公司的十多个客户要她在已经订好的合同的基础上再降价,否则就取消合同,他们分明是欺负她人单势薄,她把稳住事态的唯一希望寄托在与张洋结婚上,所以提出给刘苹钱,来了断她与张洋的婚姻关系。
刘苹毕竟是个有主见的女人,她认为婚姻不是商品,她给周梅回信说:“我看重自己的人格,而你为了得到幸福,不惜以金钱作赌注。你看错了人!我可以吞下冷落,但我不能容忍别人的轻视与侮辱!”
为了女儿,刘苹决心到社会上去拼一把,她把钟点工辞了,于2006年6月1日应聘做了一家洗涤用品公司的推销员。
一天,刘苹得到一条信息,重庆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大,他们忙于工作或求学,没有时间洗衣服,但目前还没有一家能一条龙服务的清洁公司,在数量及质量上远远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办一个全方位的清洁公司的设想很快在刘苹脑子里清晰起来。不过,对于一个三十七八岁的下岗女工来说,所需的资金和场地是很难解决的。但倔强的刘苹决心试一试。在无数次登门造访、无数次被拒绝后,刘苹终于感动了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外资企业的老板,他出面为刘苹担保。半月以后,以“包洁”命名的清洁中心成立了,很快以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成功地揽下了重庆市城区所有大卖场的工作服的清洁工作。她每天带领8名员工工作十个多小时。半年后,刘苹赚回了所有投资。
捍卫人格她拒收丈夫转让金
2007年10月,刘苹已经有了一笔积蓄,清洁中心的工作也已理顺,她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照顾女儿全力应考。于是,她打电话约张洋,要他抽时间去办理离婚手续。张洋主动提出要补偿刘苹50万元人民币,被刘苹断然拒绝。张洋于是决定通过法律形式,要求法院判50万给刘苹,他说只有这样他的心里才会好受一些。
2007年11月22日,刘苹如约而至参加庭审。人们看到她眼中闪着自信和坚毅的目光。她在法庭上说:“50万,我不能接受,我不能忍受任何人用金钱侮辱我的人格……张洋要过另一种生活,我没有理由干涉他。”
周梅也来到了法庭上,她当庭陈诉:“张洋与刘苹离婚并非感情不和,完全是因为我的插足造成双方感情破裂,由此我希望用50万进行补偿,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张洋内心平衡一些,因为我知道他是爱刘苹的。”
坐在被告席上的刘苹站起来,大声说:“谢谢你的好意,你们收回去吧!法官大人:我认为我不能接受这笔钱,原因有三。第一,这笔钱不是我们夫妻的共有财产。第二,这50万元实质就是周梅向我递交的丈夫转让金,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第三,我现在接受无条件离婚,我甚至不要原告补贴女儿的一切费用。”刘苹当场拿出了自己公司的法人证书和营业执照。张洋目瞪口呆,久久地望着刘苹。分居以后,他们没再往来过,他没想到温柔的刘苹靠自己成就了老板梦,而想到自己,他的脸红了……
据了解,刘苹的清洁中心发展到目前,已经拥有64名员工,两台工作用车,她对清洁中心的发展前景和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她说:“对女人来说离婚可能是一种失去,也可能是一种获得,关键是要自强,生活终究会用微笑拥抱自强者。” □肖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