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22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揭开钟祥长寿乡之谜  
 


    穿针引线、种菜锯柴、洗衣做饭、引吭高歌……在钟祥,这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生活图景,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也是众多百岁老人的常态。

    钟祥,位于湖北中部,汉江中游,江汉平原北端,距武汉218公里,千百年来素有长寿县之称,又被称为“帝王之乡”。如今,这里生活着77位百岁老人,其中包括15位爹爹,62位婆婆。


    6月28日,钟祥,被中国老年学会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近日,笔者前往拜访了12位百岁老人,感悟生命的真谛。

    半路夫妻百岁恩爱

    在钟祥市南湖棉花原种农场公仪集村,生活着一对特殊的夫妻,他们是全市唯一一对百岁夫妻,爹爹:周传福(103岁),婆婆:张尚华(102岁)。在菜地中,我见到了正在劳作的周传福。

    提到老伴,周传福陷入回忆:“1945年6月,前妻患痢疾,治疗无效就“走”了。刚好她(张尚华)丧夫失子,经人介绍,我们就在一起了。”

    询问两老的生日,没等旁边女儿开口,周爹爹一口就答出来了:“我生于1905年农历二月二十,她比我小一岁,生于1906年农历六月十二。过着过着,我们都活过百岁了呢。”

    说到长寿秘诀,周爹爹得意地说:“多干活,多吃饭,不沾化学污染,不吵架自寻烦恼。”

    “老两口一直好着呢,旁人给他们拍合影时,爹爹都会主动坐到婆婆身旁,靠得很近,笑得很甜,让年轻人看了都羡慕。”走出周家小院,72岁的邻居杨宁千拉着我的手说着。

    一旁的万国秀婆婆也发话了:“过去老张除做家务外,总爱睡觉,现在干完家务,更多的时间是串门聊天,一来活动筋骨,二来说说笑笑,让心情开朗。而老周过了百岁,就戒了烟,平时最喜欢到菜园和钓鱼。”

    饮酒不贪杯大豆不离口

    饮酒不抽烟、主推豆制品、水果不离手、汤是日常喝……钟祥的百岁老人,大多具有这样的饮食习惯。

    走进钟祥的餐馆,无一例外,服务员都会推荐钟祥特产的豆制品;走进百岁老人的家,无一例外,饭桌上不是香干,就是豆腐、豆干、豆皮等一切与豆沾边的菜。

    “钟祥地处汉江中游,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大豆,大豆富含天然维生素E、大豆核酸、大豆蛋白质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说起钟祥的豆制品,家住钟祥市畜牧局102岁的严兰英老人思路清晰,头头是道。若不亲眼见,很难相信这段广告语出自百岁老人。

    钟祥市人民医院原院长陈仲文与中外专家合作,经过20多年追踪研究,发现钟祥人的饮食结构特别有利延年益寿:正餐规律,长寿老人们绝大多数坚持一日三餐,主食以米饭为主,不挑食,菜荤素皆可。此外,钟祥的百岁老人中半数有饮酒史,其中55%从青壮年开始喝酒,喝的多是本地优质米酿酒,或糯米黄酒。不过,喝酒的老人都很有自制力,从不贪杯。

    据20世纪70年代末一项统计显示,钟祥人均饮酒量居湖北第一。由此可见,少量饮酒也是钟祥人长寿的秘诀之一。

    不辍劳作充实快乐

    今年刚满100岁的陈兆文家住文集镇同盟村一组,陈家四代木匠,在当地颇有名气。陈兆文18岁随父亲学做木活,“北到文集镇,西到冷水镇、石牌镇,南到旧口镇、柴湖镇。到处都有我盖的房子,千家万户都有我做的家具。”

    “年过九十,他还执意做些桌椅等小家具,买的人还不少。”邻居王明海说,“他总觉得干活充实了生活,锻炼了身体,还增添收入,减轻儿女的负担。”

    如今,陈兆文老人一人单住,每天依然做着木活。早晨起床后便开工,中午12时做饭。饭后歇一会儿继续干,直到晚上6时左右,天天如此。

    钟祥市人民医院从2003年开始组建专家组研究百岁老人,其中一项调查显示,钟祥80%的高龄老人除生活完全自理外,还能参加家务劳动甚至田间劳动———劳动是他们健康长寿之道。

    家有百岁老人是荣誉

    “周家女儿万英到南京照顾孙子几年,全靠女婿肖家生伺候老人。爹不喜欢吃腌菜,他买新鲜蔬菜,妈不喜欢吃面食,他专为妈炒她喜欢的鸡蛋饭。两位老人没得过大病,稍有感冒,肖家生就请医生上门。”在公仪集村8组,采访百岁夫妻周传福、张尚华时,邻居杨宁千老人透露了这些故事。

    周传福和张尚华有两儿一女。去年,为了方便父亲到镇上去,周传福60岁的女儿周万英偷偷学骑摩托。刚开始,掌握不了平衡,经常摔跤,膝盖骨都被撞破了三次,但周万英仍不放弃。

    “爹坐在我的摩托上四处张望,像个充满好奇心的老小孩。”周万英笑着说,“那时候,我觉得所有的坚持、伤痛都得到了回报。”

    采访中,笔者发现,在钟祥,哪里出了百岁老人,那就是社区和家庭的最高荣誉、最大骄傲。

    风水好保护好

    “钟祥的风水好,长寿老人才多。”6月28日,颁发“长寿之乡”牌匾仪式上,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党组书记刘宗发笑着说,钟祥的平原、丘陵、山地三种地貌特征明显,不仅保证了土地资源分布的有序性,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水资源和区域性小气候:气温适宜,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与人体元素相关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

    钟祥长寿研究会副秘书长陈德顺介绍,地壳中含有90多种天然元素,许多与人体生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而在钟祥已探明的矿藏资源共六类27种,占全国的七分之一。其中,磷矿石产储量居全国第二,而磷矿区域及其辐射圈正好是高龄人群密集的地方。陈德顺介绍,磷有助于维持人体机能,钟祥磷矿镇是全市磷矿石品位最高的一个镇,2000年人口普查,全市90岁以上老人中,该镇占了6.3%。

    “钟祥水资源丰富,水质也极好。”钟祥市市长马朝晖介绍,钟祥市人均占有5.6万立方米水(全国人均2780立方米),所有水库水质都在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内,而分布于全市三分之一乡镇的矿泉水也富含锶、钼等多种微量元素。钟祥还有条母亲河———莫愁湖,景色宜人,湖水灌溉钟祥数个乡镇滋养几十万人民。奇特的是,莫愁湖水流经和灌溉的农村乡镇以“盛产”长寿老人而著称,专家考证,莫愁湖水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钟祥市委书记田文彪补充称,钟祥自然生态基础好,政府也十分注重环保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控制在5000吨以内,确保守住好风水。

    长寿可以遗传

    “77位百岁老人中,54位有不同程度的家庭遗传史。”谈起百岁老人为何多,钟祥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别道旭特别强调这个因素。

    别道旭介绍,原胡集丽阳寿星张德宽,107岁,老伴高传英103岁。张德宽的祖父是百岁寿星,父母活到80多岁,二弟张德兰、三弟张德广都已90多岁。日前张德宽的三个子女,都年过70岁,个个身强体壮。

    该市长寿研究会会长王运贵4年来,不停走访研究百岁老人,根据分析,他表示,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中,遗传基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改善占8%,气候条件占7%,其余60%因素取决于老人自身,“这里老人很少有病逝的,他们大多是耗尽生命能量辞世的,走得不痛苦。”

    钟祥百岁老人多在哪里

    最大的107岁,最小的刚满100岁,平均年龄102.43岁。近三次人口普查,发现钟祥百岁老人分布全市各乡镇,仅只客店、张集未见或少见,而相对多发的胡集、丰乐、柴湖、磷矿等呈一定的聚集连接块状分布。据王运贵介绍,百岁老人聚集的地方都在钟祥境内汉江上游两岸的平原丘陵地带。 (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