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4月14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性爱另类审美  
 


    【性爱学堂】

    ●郑启明陈兴邦

    并不是任何一对男女都会成为情侣,原因在于性爱是作为人类两性关系中一种审美活动而展开的。求爱的人称为“审美主体”,凡是具有感知能力、情感活动的人,都可以成为审美主体;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受个性、气质、知识、教育、思想意识影响,而表现出极强的个性特点。被审视的对象称为“审美客体”,凡是具有美质能引起审美感受的人,都可以成为审美客体。

    人类两性的美质(身体的、心灵的)客观存在着。在那些还没有求爱准备的人,总是把自己的审美对象作为理想和模式来感知,从而达到在两性活动中审美理想和审美对象的统一,这就是他(她)想找一个什么样的爱人。对那些心里已经有主(完美爱人偶象)的人,则会把他(她)所眷恋的人(神美对象)和自己头脑中存在的审美理想加以比较。在两性活动中,一旦审美理想和审美对象达到统一,就奠定了双方性爱活动的基础。

    人类性爱活动是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和审美表现的统一体。作为审美客体被求爱的一方,自觉或不自觉的总要主动辐射自身的美,显示外貌,展露才智,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照镜子的时候,对自己的形体伴有一种快感”;作为审美主体求爱的一方,则调动着自己的心理功能,去欣赏、认识和评价这种美。

    性爱审美与一般审美活动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审美活动的主体与客体是固定不变的,譬如我们在欣赏山水花鸟、人物事件、艺术作品时,主体表现一种积极姿态的时候,而客体则是相对静止或完全处于一种被认识、被评价的地位。而性爱的审美,在形式上虽然也表现为一种审美主体和一个审美客体的对立,但从内容上却是一种互动关系的两个方面,即你和你所爱恋的人互为主体,相互认识、欣赏和评价,又互为客体,相互被认识、被欣赏和被评价。

    审美客体不是消极地展现自己所具有的美质,而是积极地展示,能动地创造美,特别是当审美客体意识到自己不具备审美主体希冀的某种美的素质时,审美客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自己原来不具备的这种美的要求,以满足审美主体的需求。相恋的双方,对自己仪容的修饰,对自己言谈举止的特别注意以及内在的充实,就是这种积极、能动、创造性活动的表现。

    性爱,是性爱的当事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双方既是性爱的主体,又是性爱的客体的相互审美活动。性爱审美关系的主体是,主观情感强烈又具有鲜明个性倾向的恋人,它的客体是一个与之密切相连的特定异性。

    性爱的美学价值哺育了人类的性心理,缔造出一对对美满的婚姻和一个个幸福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