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09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最高法广泛收集民意  
 


    初步梳理出13类问题10类已提出处理意见

    今年5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了民意沟通电子邮箱。最高人民法院对近期收集的民意沟通过程中,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归纳整理,初步梳理出13类问题需要交有关部门办理。截至目前,承办部门已对10个问题提出了相应处理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6月2日通报了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如:

    关于打官司难问题群众意见较为集中的是一些基层法院,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将加强对各级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督促检查各级法院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便民工作的指导意见》情况,进一步落实司法便民措施,促进司法作风转变。

    关于行政诉讼立案难问题群众反映,对政府部门提出诉讼,一些法院毫无理由地拖延,不受理、不立案、不裁定。针对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将加大对行政立案工作的监督力度。对无正当理由的拖延受理、不受理、不立案、不裁定等违法行为和错误做法,要坚决纠正;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处理。

    关于执行难问题一些网友反映,一些执行案件拖延了好几年也没有执行。针对这类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将在继续做好当前正在开展的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推进执行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法院上下联动、内部分权制约、外部各部门协调配合的执行工作新体制、机制,努力破解执行难题。

    关于司法过错及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已将改进和完善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工作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目前正在开展专题调研,将提出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内部监督,有效防范审判权、执行权被滥用,确保司法公正与廉洁的措施和办法,同时着手修订、完善《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关于庭审方式改革的问题有的网民提出,一些民事法官在开庭举证和质证时流于形式。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举证质证的司法解释中,已经对此作出了完整规定,审判实践中广大法官也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操作的。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将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广大法官驾驭庭审的能力,让庭审过程更加规范、公正。

    孙军工还通报了关于法院审判委员会改革,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关于基层法院案多人少、法官待遇不高和关于惩治司法腐败等问题的处理意见。对于群众反映的关于诉讼费收取问题、聘任制书记员问题和畅通民意沟通表达渠道问题,孙军工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进行研究,尽快提出处理意见。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