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09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生怕触水生情男女分班游泳  
 


    成都11中决定开设游泳课有家长担心安全及可能引发恋爱等表示反对

    成都11中好不容易决定开设游泳课,却遭到了一些家长的反对,甚至有些家长以担心游泳课滋生恋爱为由,主动为孩子“请辞”。

    作为一门重要求生的技能,游泳课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教育部纳入了体育课教学计划,可现在,成都的中小学却鲜有学校开设。主要是因为安全、场地限制、经费限制等的影响。

    近日,成都11中将游泳课定为初一、高一学生的必修课。考虑家长的意见后,学校最后采用男女生分开上课的形式来解决。近日,孩子们终于下水了。

    学校开游泳课新生先试点

    毗邻猛追湾游泳场馆,成都11中开设游泳课有着先天的优势。然而,学校却没有在全校学生范围内开展过游泳课。只有一支游泳队历年来在省上拿奖,保持着学校的游泳特色。

    校长明镜近日在新生中调查发现,700余名新生中,仅有130余人会游泳,不少学生还有怕水的倾向。为此,明镜决定在全校进行游泳训练。考虑到安全因素,学校选择在初一、高一两个新生年级试点。今后每年五六月甚至9月,学生每周都将上一节游泳课。学期结束,学校还要组织考试,考分计入学生的体育成绩及综合素质报告册。

    “那么多学生都学游泳,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怎么办?”老师们认为,学校没必要往身上揽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同时,也有不少家长找上门来,主动为孩子求情,希望不上游泳课。

    同行安全问题吓停游泳课

    游泳课难开,成都其他学校又何尝不是如此。城区内另一所中学的体育老师告诉记者,游泳课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教育部纳入了体育课教学计划。当时,很多学校都纷纷开了游泳课,但后来又慢慢地停了。

    一个有标志性的事件是一所民办学校的学生在游泳课上跳水摔死了。“全市的学校都被吓住了,当时就有不少学校立即叫停了游泳课。”也有家长不再让孩子去上游泳课,宁愿自己抽空教孩子。

    既然家长不愿意,老师也乐得清闲。“每次组织游泳课都要沿途勘查路线,再结队前往,甚至于连红绿灯有几处都要仔细研究透。太麻烦了。”为此,部分学校受场地限制就用其他体育项目取代了游泳课。

    家长容易导致男女生恋爱

    除了担忧安全,家长们更害怕孩子早恋。11中副校长张涛告诉记者,学校公告开设游泳必修课后,大多数学生都兴奋不已。但学校很快就接到了部分家长的抗议,要求取消游泳课。“有的说孩子担心身材不好、怕羞;有的说自己孩子身体不好,不能游泳。”但最多的是担心游泳课上,“衣服穿得暴露了,容易导致男女生恋爱。”近日接受记者采访的家长中,60%都对游泳课会导致恋爱忧心忡忡。

    一位姓王的家长表示:“男女生在一个泳池里,搂搂抱抱的,很容易就产生感情了。”更多的家长担心恋爱要影响学习。

    也有家长表示,担心游泳导致恋爱的想法是多虑了,“毕竟堵不如疏嘛”。

    学生扭捏下水后笑声渐多

    考虑到家长们的种种反对理由,11中制定了详细的课程计划,不仅男女生全部分开上课,并请回了学校以前游泳队的毕业生,每个游泳池都有6个专业的救生员负责学生的安全。同时,也给每个同学和家长做了思想工作。如果学生当天因为身体状况不能游泳,学校也会安排老师在泳池边对他们进行陆上训练。

    近日,高一学生开始了第一节游泳课。男生大多都跳下了游泳池。女生则有些扭捏,大多数身上一直围着浴巾站在泳池边不敢下水。经过老师们一一指导和帮助,游泳池里才慢慢多出了笑声。间歇时,学生们还七八个人围成小圈,在水里做起了游戏。所有同学都希望学校今后继续上游泳课。

    明镜表示,游泳课作为必修课将继续在11中开展,虽然不能保证两三个月就让学生学会游泳,但连续3年的学习,肯定能保证今后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学会游泳。

    (汪玲)

    阅读兴趣这样培养


    ★推荐热爱的书籍。推荐你热爱的书籍是一箭双雕的好事:一是证明你喜欢阅读,二是证明你爱你的孩子和他们分享你的热情。如果你的孩子对个别作者或书籍和你有不同感受,你也别失望,重要的是尝试,在你和孩子间开通了互相沟通的大道。

    ★在你购物、烹调、修理家具、工作时进行阅读实践。对孩子来说,把阅读和实践联系起来是很困难的,特别是在他们把阅读当成学校活动时。你可以帮助孩子把阅读和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烹调时让孩子为你读菜谱,在修理家具时,让孩子找出你需要的工具,和他们讨论工具的名称等。

    ★把提供阅读材料作为一种奖励。把书籍分类,设计不同等级的奖励品,为孩子订购杂志可以作为最好的礼物。

    ★让去图书馆的活动成为家庭的常规活动。一个月一次,一年至少该有12次吧!

    (据《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