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
前些天,儿子花5000元钱买回一台G3笔记本,这是一款最新的电脑。儿子说,这玩意不但时尚而且实用,携带方便,走到哪里都能上网。又说,你就用我原来那个三星笔记本,把你那个台式电脑处理给楼下收旧电器的老板。我问:处理价多少?儿子回道:给个三两百元就行,反正放在屋里也是占地方。
看着儿子视我这当初买价4000多元的台式电脑如弊帚,我很是感慨,并想起许多和电脑相关的往事。
1999年3月,爱好爬格子的我决心顺应时代潮流,果断“换笔”。内弟在电信部门的同事有一台用了两年的电脑要淘汰,型号是联想486,对方开价2800元,少一分都不卖。内弟对我说,你在报社工作,今后都得用这玩意,早用比晚用强。“听人劝,得一半”,我买下了这台二手电脑。
有了电脑就有了学习新技能的动力,没多久,我就能用智能拼音对付写稿了。一年后,我淘汰了486,花4000多元钱买了一台新电脑。电脑更新了,但电脑的作用并没得到充分发挥。那阵子的电脑之于我,其作用也就是一台家用打字机而已,打出的文章不是发电子邮件,而是先用一台针式打印机“吱吱嘎嘎”地印刷出来,然后再装信封、贴邮票、跑邮局寄出。虽然麻烦仍旧不少,但看着打印出来的文章,比起原先那飞龙走凤的钢笔字确实美观多了,心里还是感到很惬意。
两年后,情况有了改变。那天,有位朋友电话中对我说:“我给你发个好看的东西,你把你的邮箱告诉我。”邮箱?因为经常写稿,我在住家附近的邮局办过一个私人邮箱,以接收报刊社寄来的报纸杂志和稿费单。我忙说:“我的邮箱是XX路XX邮局12号信箱。”朋友说:“不是这个,是你网上的那个伊妹儿。”
啥子伊妹儿哟?我有些懵了,我这人本分,可从不曾网过哪个姓伊的妹儿啊!
朋友一番说明,我才知道,原来电脑还有一个很巴适的功能:通过伊妹儿进行网上通讯,信封、邮票这些劳什子都可以下课了。
于是屁颠屁颠地跑到电信部门,办了电话拨号上网。上网一瞧,读的文字、看的图片、聊天交友,打牌下棋,真是应有尽有。打出来的东西,只消坐在家中用鼠标一点,就到了全球有伊妹儿的任何一个地方。
遗憾的是,电话拨号上网费用高不说,网速慢得比蜗牛爬快不了多少。上网半年后的一天晚上,我通过伊妹儿给广东的一家杂志发照片,编辑为保证照片效果,要求照片不得小于1M,而且今天之内就必须发给他。没想到这可麻烦了:那1M多的照片“趴”在电话拨号的网上,死活不肯挪窝,我从晚上9点发到10点都没发出。无奈,只好到外面找网吧去发。
发了照片回来已11点了,老婆盯着我:“你不吭不哈的,这么晚又到哪儿去了?”我说:“去网吧。”老婆话中有话地说:“这段时间,我们办公室小秦总有些鬼鬼祟祟的,大家猜他可能网恋了……”我故意逗她开心:“我坦白交代,我最近也网了一个伊妹儿。”
这之后,随着电子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脑不断更新换代,电脑的功能也更多了,极速型宽带上网在百姓大众家庭普及:通过电脑发电子邮件、阅读新闻、网上读书、网络游戏、QQ聊天,网上购物……功能之广大,恰如一个电脑广告所说:“坐在家里面,尽览天下事,遍交天下友”。
回首往事我深感,我和电脑的10年交道,不正从某个侧面折射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象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