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古代“采阴补阳”新解  
 


    把正常的夫妻性生活当作一种健身运动,一种高尚情操的行为。

    古代性学家认为,夫妻性生活并非单纯的生殖与享乐,还蕴含着特定的健康内容。所谓“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男女交合之后,分别吸取对方的精华来补益自己的身心,从而达到健身目的。事实是这样吗?答曰:亦是亦非。需要我们以现代科学知识对古代性“采补”理论予以分析,去其糟粕,存其精华,弘扬科学,提高性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采补”之说的由来

    在国外的性学遗产著述中,关于男女性交可互相“采补”的说法实为罕见。但在中国古代科学典籍之中,“采补”之说则比比皆是。

    先说中国华夏民族的老祖宗黄帝吧,他是如何成仙的呢?传说他是在玄女、素女的指点下,“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而西王母之所以从人到神,也是因采“童男”补阴而得道:“西王母无夫,好与童男交,西王母为养阴得道之者也。”

    读者们相信这些说法吗?当然不会。成仙成神本身就极为荒谬,又以性生活作为阶梯,无疑是渗入了迷信的影响。在东汉之后,有一派教徒专以“补”来寻求得道成仙之捷径,炼金丹不足以用,又寻觅人体中的精华,盯住了男女生殖器官的分泌物。不知是夫权享乐主义作祟,还是真的为了健康,认定了年轻貌美的女性,对男子特别有补的作用。说穿了只不过是为男子淫乐纳妾制造舆论而已。

    古代典籍“采补”的原旨

    古代性学典籍“采补”的真正含意并非如此。只是其中夹杂了大量迷信色彩。历史条件的限制,这是可以理解的。其实,仍有其能为人们所接受的内容。

    例如:《素女经》认为,夫妇好似阴阳的相辅相成一样,必须协调一致,男方应结合气功系列而达到调治气血的“八益”;女方须导引以等兴奋的精气的发挥,表现为“九气”。如男方未达到“八益”,女方未达至“九气”,就是说在性生活过程中双方未尽兴,没有达到性高潮,就会“伤损”,如此,男的易患痈疽等疾患,女的可致月经不调,这多与现代科学有近似之处。

    《养生方》说,男子的精液浑浊浓稠,女子的阴精较清淡透明,如果能积蓄男子的精液,滋养女子的精水,则是肌肤皆受鼓动,可使身体筋骨脉络活动灵便,所以能通血活络、消除瘀塞,使脏腑得到气血的滋润而功能正常,这样便调谐阴阳气血以至长寿。

    《医心方》中谈到,人的寿夭与性生活适当与否有一定关系。当夫妇双方皆性欲强烈,情趣交融之时,随着二人交合的形体动作,加强了眼观、耳听、鼻嗅、皮触等器官的感触与满足,促进了情感心理的交流与互补,心身皆得酣畅满足之后,可以使体虚的人逐渐壮实丰满,体质壮的可以长保其容色,并延年益寿。

    所谓“补物”之谬谈

    读者也许听说过“采补”,但“采补”什么,并不十分清楚,因而也就不能辨别其谬误。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流传中的所谓“补物”,以解读者之惑。

    先说采阴补阳。古人认为,阳精中含有对人体生命最宝贵的物质,称为真元,真元的最大消耗处就是男女交媾时,所以维持真元,要“多交不泄”,而且要采阴补阳,以强体延寿。而女子的三种物质是男子采补的对象:一是唾液,二是乳汁,三是阴精。

    采阳补阴记述的,多在稗宫野史,小说杂记之中,如《采林野史》中记载素娥通晓采战之法,对凡与之交合的男子,都采其真阳,使许多男子因之丧命。所谓“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化剑杀愚夫”,就是人们对“采阳补阴”的怵惧。神鬼小说之狐仙等,都以采男子之阳气为修炼之精华,更是神鬼人世之间的采阳补阴益发令人恐慌。这里的“补物”,自然是男子的精液了。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精液是男子的真元,是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的源泉,每次射精都会损伤元气,是万万泄不得的,除非从女人那里得到等量的阴气才能弥补,怎能让女子采阳补阴呢?所以,只有男子采阴补阳才是合乎礼法的,而女子采阳补阴,则非妖即鬼,或心存歹念。

    稍具现代科学知识的人都懂得,不管是男子的精液,还是女子的阴精、唾液、乳汁都是一些蛋白质、酶、脂肪、糖等物质,普普通通,并非琼浆玉液,神物仙汁,何以能被对方吸收利用呢?唾液、乳汁似有道理,也决无此大威力;而阴精岂能被男子“采吸”呢?说是男子可以用阴茎吸取阴精,实在不可思议。而古人偏偏这么坚信不移,甚至可将己之阳气与女人之阴气结合,沿脊柱上升,补脑安神!而阳精真元射于女子阴道,又如何被女子吸收采补呢?也百思不得其解,以至有为采阳补阴而吞服男子精液者,实为可笑可悲。

    那么。“采补”之说是否一无是处呢?不是的。古代人认识到适宜的性生活对夫妻双方健康的好处,但没有全面理解到其中的科学道理,因此,事实混淆谬误,使之蒙上了迷信的色彩。如果剔除糟粕,赋“采补”以现代科学的含义,对提高性生活质量,促进夫妻身心健康确是大有裨益的。

    “采补”的现代科学浅释

    我们认为,“采补”应视为一种形式上的词汇,而其实质是指夫妻二人通过性生活,达到调适生理、平衡心理、增进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

    众所周知,独身有害于健康,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年单身男子10年中死亡率远远高于结婚男子,这说明结婚可使男子寿命延长。妇女也是这样,而且,正常的性生活有助于防止一些妇科疾病的发生。在男子的精液中,含有一种重要的抗菌物质,称为精液胞浆素。这是一种具有独特功能的蛋白质,可以消灭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有正常性生活的女性,由于丈夫的精液有规律地排入其阴道,故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而预防或减少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多种妇科病的发生。如此,可称为某种意义上的“采阳补阴”吧。

    一般说,女人的寿命比男人长些,动物界也有此现象。雄性的寿命为何短呢?专家研究,男子的雄激素可增加血中低密度脂蛋白,从而促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女子的雌激素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可以减少心脏病、脑中风的发生与死亡。据说有些日本教授,中老年之后,每年固定输一两次年轻女性的血液来保持健康身体。此种“采阴补阳”固不可取,但在性生活中丈夫通过与妻子的交流情感思想,减轻心理与情绪压力,对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有好处的。这种“采阴补阳”就属于心理上的效应了。

    实际上,“采补”之术是夫妻二人互助互补的过程。古代房中术也意识到,无论采阴补阳抑或采阳补阴,都有些损人利己的味道,于是提出男女“双修双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共同在性生活中锻炼身体,强壮体质,减少疾病,延长寿命。男女配合,接吻时互相吸吮唾液,拥抱摇动时双方“精气”流动与交换,交合之际内气互相补导,都是双修双成,互采互补的表现。

    用今天的科学道理来推测,如果夫妻性生活没有很好地调适配合,男女的性欲没有得到满足,也就是形式上的“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没有达到的话,就会出现对双方生理心理上的不良影响,男方表现为性情改变,抑郁悲观、暴躁易怒、性欲渐次减退,心理极不平衡,以至失态而另觅新欢,亦可诱发躯体疾病。女方也会出现烦闷忧郁,生理功能上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全身虚弱,周身酸痛,失眠。由于性欲达不到高潮而致盆腔脏器充血,长期下去则导致阴道炎、子宫及附件炎等。

    所以,我们应该从某种意义上理解古人提出的“采补”,把正常的夫妻性生活当作一种健身运动,一种艺术活动,一种高尚情操行为来对待。这样,在性生活过程中,通过性器官的活动,双方情感交流,全身肢体的运动,来刺激体内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转,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防病抗病能力,健全神经中枢,调适心理最佳状态。这样就可达到身心健康,性生活质量完美,夫妻白头偕老,共享人生的目的。这些,应该是千百年来流传至今“采补”之术的真谛吧。

    (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