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上火后饮用凉茶不但得不到缓解只能加重病情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转冷,人们的饮食也应该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据了解,近段时间来,胃痛、腹泻、呕吐等肠胃病患者明显增多。医生告诫消费者,天气转冷,市民除了注意添加衣物外,饮食上也应该注意和夏季区分。例如,夏季盛行的凉茶等寒性饮料就不宜再喝,特别是在吃饭就餐时。
消费者在饮用凉茶后出现身体不适
据成都消费者徐先生反映,他和朋友在外聚餐时,由于开车不能喝酒,于是他就喝了4罐凉茶,而他7岁的儿子也喝了2罐。结果两人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徐先生感觉胃疼并轻度腹泻,而他儿子则出现呕吐和腹泻。后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脾胃虚寒,并告诫徐先生凉茶有药效,且偏寒不可随便饮用,特别是在秋冬季节。
无独有偶,事实上今年以来,湖北、福建、四川等地陆续出现类似的新闻报道,均是指消费者饮用凉茶后出现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后得到医生“不要过量饮用凉茶”的劝告。中医诊断告知,熬夜上火属于“虚火”,饮用凉茶不但得不到缓解,只能加重病情。
中医学专家秋冬季节就餐时不要喝凉茶
中医学家指出:凉茶的药方属于凉性的饮料,比较平和,但由于它加入了糖份,就改变了其性质。该中医学家指出,任何中药,只要加入糖份,就会被改变其性质。而且在早上及睡前喝,都会产酸和胀气,胃弱的人会因此出现不适。尤其是儿童,由于脾胃弱,过甜、过冷的饮料都不适合,应尽量少喝凉茶,特别是在天气阴凉、寒冷的秋冬季节。
普通的“上火”,也分几种类型,有实火型、虚火型,同时兼有虚实夹杂,火中带湿等,像凉茶这类饮料,根据体质,实火、青壮年比较适合饮用,但虚火、肠胃带湿滞过重的人就不适宜饮用。特别是吃饭时饮用,咸甜结合,影响消化,不但增加肠胃负担,而且对于胃气弱的人来说,易产生胀气,造成胃疼,甚至应激性腹泻。
中医学家认为,凉茶包装上最好能有推荐食用人群与食用量。该类饮品的适合人群是实火型、体质壮实的人,但饮用也不能过量。
事实凉茶含药物成分应慎饮
据了解,凉茶的包装上注明的配料中,除了水和白砂糖外,仙草、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7种配料均为中草药。按配方来看,凉茶既是食品,又是药品。中医学家指出,虽是“药食同源”,但是药三分毒。每种药物均有其独特的性味与归经,而不同的人,体质也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分。如果食不对症,即便是无毒的药材,也会给身体带来麻烦。知名脾胃专家黄恒青主任医师指出:在凉茶的配料中,菊花、金银花、夏枯草以及甘草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具有清热的功能,药性偏凉,不宜当作普通食品食用,否则对身体有诸多副作用。 (宗新/文)
相关链接>>>>>喝凉茶注意事项
秋冬季节、就餐吃饭时不宜喝凉茶;
脾胃虚寒、肠胃湿滞的人群、贫血及经期妇女、体弱和儿童都不宜饮用凉茶;
健康人饮用凉茶也要适可而止,每天喝一罐为宜,不要早上喝,宜下午喝;
常在空调房里的白领体质偏阳虚,不宜多饮。
无论是凉茶、冰爽茶、还是乌龙茶,喝茶最好是温凉的,冰镇凉茶易损伤胃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