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吉林省通化市快大镇的朝鲜族妇女李成子,今年45岁了。今年3月经亲属介绍来到了北京,给一个韩国商社的金姓高级白领家当保姆,每月薪金1000元钱。 金家是一对年轻的夫妻,三十岁左右的年纪,有个小宝宝叫泽男,刚刚两周岁。女主人不上班,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去学汉语。看到这样的家庭环境,李成子想,会有多少家务活可干呢?谁知她想得过于乐观了。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李成子和同去的姐妹们在京郊租了一处房子,每个月每人需要交一百多元钱的房租。她本可以吃住在韩国人的家里,能节省一二百元的花销,但是先来的姐妹们
告诉她,千万不要住进韩国人的家里,不能为了多赚点钱,把自己的命搭进去。开始时,李成子并不赞同姐妹们的观点,自己原本就出生在贫寒的农村家庭,在农村多脏多累的活都干过,从没低过头。当家庭主妇对李成子来说,也许是最轻快的活计了。当她真正走进韩国人家里以后,没过几天就体味出姐妹们话中的份量。每日清晨,李成子就早早地起床了,顾不上吃早餐,骑40分钟的自行车赶到雇主家。李成子的主要工作是洗衣服、做饭、买菜、收拾屋子、哄孩子……杂乱琐碎。韩国小夫妻早餐自己解决,由妻子亲自下厨房为丈夫做一顿精致的韩国式早点。李成子到了以后,就一刻不停地忙起来。先整理打扫房间,尔后出去买菜,回来后做午餐;吃完午饭后,开始洗衣服,熨衣服,给孩子洗澡做晚餐。表面上来看,这些家务活应该很轻松地就能完成。但是,李成子总是要从早晨忙到晚上,没有一丝一毫的休息时间,一天下来累得头晕眼花腰酸腿疼。初到金家,刚开始干活有点摸不到头绪,抓手里一样活计,就利利索索地干完了,每天的粗杂活计,用不上半天就完事。闲下来的时候,她试图与女主人唠唠家常或者陪孩子玩玩游戏或看看电视,歇息一下。时间不长,李成子就发现女主人脸色不对劲儿,只要她一停下来休息,
女主人就冷言冷语地支使她,或直截了当地指责她:“你到这里是来工作的,还是来玩的?”“你们中国人做事咋这么没规矩,为什么不去找活干?”少妇的每一句责难,都让李成子脸红到脖子根。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几次以后,李成子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原来给韩国人家干活并不在于速度,而是要慢条斯理地细细地做,擦地板时要不厌其烦地擦上三遍或者五遍,一直要累得汗珠子往下滚;洗衣服时,要多分几个类别,分层次来洗。她最愿意做的工作是洗厕所和收拾厨房,只有在此时才可以偷偷地伸个懒腰喘口粗气。只要你时刻有事做,女主人就不挑你的毛病,也不冷言冷语地伤你。尊卑有别的教育金家小夫妻给李成子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对孩子的教育。无论做错了什么事情,他们既不打也不骂,非常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孩子面前,夫妻俩谦卑有加,和和气气的,不讲粗话,不大声说话,不互相指责。即使遇到不开心的事,他们也要尽力保有一丝笑容,让儿子时刻都能感觉到欢快的家庭气氛。有一次,小泽男爬到了柜子上面,将一个贵重的花瓶打碎了,孩子吓得哇哇直哭,女主人急忙走过去拉过孩子,温和地擦去孩子腮边的泪,一遍又一遍地轻轻地安慰,直到孩子露出了笑容为止。泽男是个淘气的小男孩,稍不
留意就容易闯出大祸,一次把奶粉扬了一地板,弄一脸花;一次将母亲的洗面奶挤进了茶壶里,并洒了一地水,一次用彩笔涂了母亲时髦的衣服……小泽男惹了这么多祸,从没遭受过打骂,反之却得到母亲更加温馨的爱抚。无论孩子做出了什么事,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孩子是否受到了伤害。李成子认为他们是在放纵孩子,要是在中国孩子惹下什么事情,不是遭到一通呵斥,就是要挨一顿暴打,使孩子们长记性,不再胡来。有几次,李成子实在看不下去,就提示女主人严厉地批评孩子几句。女主人听后十分不高兴,她说,你们中国人那叫什么教育!是棍棒教育!把孩子吓傻了,打傻了,长大也就成了一堆废物!我们绝不打孩子,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他们的心灵,给孩子们一颗完整的、没有受过任何伤害的心灵比什么都重要。从韩国夫妇对孩子的教育来看,他们应该是最文明最讲礼仪的家庭。但是,李成子却常常挨责骂,一些难听的粗话,如“死猪、老狗、死婆子、懒猪……”一不顺心的时候,这些不中听的话,就像泼脏水一样,全都泼到了李成子身上。不过,他们绝对不会当着孩子的面骂李成子,他们怕污染了孩子的心灵。李成子有时伤心得掩面哭泣,她想,我也是人,也应受到尊重啊!远离男主人韩国女人吃醋发酸是有名
的。 其实,李成子在金家半年,很少有机会接触男主人,男主人一般早出晚归,勤奋地干工作,又频频地忙于应酬,难得回家与妻子共进晚餐。有一天,小泽男感冒了,李成子晚走了一会儿,帮助照看孩子。这时男主人回来了,满嘴酒气地坐在李成子的身边,问了一些她家里的情况,李成子一一作答。当时她并没有注意女主人的表情。第二早上,女主人劈头盖脸地大骂了她一通:“你都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不知轻重呢?”李成子被骂愣了,心说我这么大年纪咋的了?细一问才知,昨天晚上不应该和男主人搭话,女主人这是醋意大发,最后警告她,以后绝对不准许与男主人讲话。李成子当时气得眼泪在眼圈里转,真想甩手就走。斟量半晌,她还是忍下了这口气,出外赚点儿钱太难了。前年丈夫出国劳务受骗,欠下了四五万元的债务,全靠她在外面打工来维持生活。想到这里,多大的苦水都得咽到肚子里面去。在以后的日子里,她见男主人如逢老虎,惟恐躲之不及沾惹一身是非。在金家半年,她和男主人正面接触的机会不超过十次,说话的次数更是少得可怜。无法改变的下等人身分由于地域差别以及受教育的背景的不同,饮食、对事物的看法、处事方法,都让李成子很难适应。这家人的规矩太多,家庭主妇的繁文缛节数不
胜数,事事处处都有说道。来人去客、待人接物差一点都不行。李成子说,她好像是个幼儿园的孩子,什么事都要从头学起。李成子说,她到金家半年就捡半年的盘子底,从来不上桌和他们一起吃饭,等主人们吃了以后,剩什么你就捡什么,什么不剩,你也就什么也别吃。那种寄人篱下乞饭吃的滋味非常不好受。她回到家以后,把在北京打工的经历,原原本本地告诉给了女儿,母女俩抱头痛哭,女儿感到母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的艰辛。母亲以亲身的经历教育女儿,要想改变我们家庭的现状,就剩下了读书这一条路了,好好学习,为妈妈争口气,别像妈妈一样永远被人家外人瞧不起。
(李云贵摘自《婚姻与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