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春节晚会印象分


  □马夫
  自打中央电视台有了春节晚会后,咱是看一次有一次感慨,有一次感慨就来一次打分。因属业余评委,又未竞争上岗,这分很可能打得太外行、太个人化情绪化,但总算也是一个观众的一点观感吧———
  1983年第一届晚会旗开得胜开门红。观众有了守着电视过年的新鲜感。当年春节晚会给观众印象最深的节目是“干虾儿”王景愚的哑剧《吃鸡》。
  得分:90分
  1984年张明敏首开港台歌星来内地参演春节晚会之先河。一曲《我的中国心》让人感到了一种内在的“雄起”。
  得分:90分
  1985年春节晚会第一次遭到众人“洗刷”。
  得分:80分
  1986年春节晚会差强人意,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小品《羊肉串》从新疆“卖”遍大江南北,味道确实不错。
  得分:85分
  1987年混血酷哥费翔《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了多少怀春少女的心,至今形象仍光辉。
  得分:80分。
  1989年赵丽蓉和侯耀文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赢得了不少巴巴掌。以至今天赵老太“斯人已逝,笑貌犹存”。得分:85分
  1990年东北“那疙瘩的”赵本山《相亲》一“相”成名(从此,赵老蔫儿便成了春节晚会上不可或缺的人物)。其余节目嘛,多是“丑媳妇见公婆”。得分:85分1991—1993年春节晚会“温吞水”,越发 显得中气不足了。
  得分:75分
  1994年春节晚会质量有所“反弹”,其中黄宏和侯耀文的小品《打扑克》针砭时弊,大快人心,资格的麻辣烫味道不摆了。
  得分:88分
  1995年—1996年春节晚会有“王小二过年”之感,终于开始成为电视观众的“众矢之的”,有人喊出了让晚会“下课”的声音。
  得分:70分
  1997年董文华一曲《春天的故事》传唱甚广,为本届晚会添辉不少。
  得分:90分
  1998年王菲和那英一曲《相约98》流行了一阵,其他节目都是过眼云烟。
  得分:80分
  1999年除了一曲《常回家看看》能煽几分情外,再无什么动情处。相当多的人尚未看完春节晚会,便呵欠连天,洗了睡了。有人大呼晚会在创意方面需改革,可“多朝元老”赵(忠祥)大叔说:我觉得还是老套筒好。
  得分:75分
  2000年请来两位大胡子导演,但终究也是“胡子多,新招少”。有人提议:明年换上张艺谋试试,怎样?
  得分:78分
  2001年一台跨世纪的春节晚会终于使我们笃信:春节晚会只是大年三十的一顿饺子———皮总是那皮,馅总是那馅,真的很难变出什么新花样,在这方面别再有五花八门的指望了,凑合着吃,没准儿还能品出点味道呢!
  得分:80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