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史、历代皇帝更是与饮食结下了不解之缘。高祖刘邦与红棉虾团。刘邦登基称帝后,宴请吕皇后等贵妃时,下旨膳房御厨要以红棉桃的形状,烹制一盘菜。御厨们精心琢磨,做出一盘“红棉虾团”端上席面,颇得刘邦赞赏。从那以后,“红棉虾团”就成了一种名菜流传下来。宋太祖赵匡胤与皎月香鸡。赵匡胤在做皇帝以前,经常到棋友陈平家下棋。一日,赵匡胤赢棋后,陈平摆下酒宴,两人共饮,酒过三巡后上来一个菜,匡胤吃得非常香,问:“老弟,此菜唤作何名?”陈平答:“此菜尚未取名,还望胤兄赐予。”赵匡胤走到窗前,指着外面万籁俱寂的月夜说:“你们看,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美丽皎洁,我看就叫‘皎月香鸡’吧。”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特将此菜选入宫中,并流传至今。康熙皇帝与龙舟鱼。康熙南巡,乘舟抵达苏州,饱览了著名的园林后,时近正午,觉得饥肠辘辘,命人准备酒菜,康熙望着热气腾腾的菜食欲大增,忙问太监:“此菜唤做何名?”“龙舟鱼”。“何人所做?”“船上一个老妈妈所做。”听罢,康熙无限感慨地说:“天下竟有如此能工巧匠。”后来康熙命人把这个菜的做法记录下来带回宫中,“龙舟鱼”成为宫廷中最受欢迎的佳肴,并一直流传到
现在。 嘉庆皇帝与骨酥香味鱼。嘉庆皇帝吃腻了御厨做的饭菜,想换换口味,就找来大学士、兵部尚书王学志,告知其意。王学志叫自己府内的厨师做了四个菜,其中一个菜叫骨酥香味鱼,嘉庆吃后连连叫好。从此骨酥香味鱼就盛行在宫廷膳房中。隋炀帝与葵花献肉。隋炀帝到扬州游览了葵花岗这一名景之后,心里非常高兴,下旨御厨做一道以葵花岗景点为名的菜肴。御厨立即做出一道“葵花献肉”,隋炀帝尝过之后,重赏了做菜的厨师。以后每逢年节,寿辰之日,隋炀帝都离不开这道菜。现在餐馆中的“砂锅狮子头”就是此菜。乾隆皇帝与游龙绣金钱。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私访民情时,曾住在一位老渔夫家。老太太用老渔夫刚打回来的鲜鱼活虾,烹制了 4个拿手好菜。饥饿了一天的乾隆主仆二人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并连声称赞好菜好菜其中有一样酥脆鲜香的菜,乾隆吃得最多。几杯酒过后,乾隆才问:“老妈妈,此菜唤做何名?”“噢,那个菜叫游龙绣金钱。”乾隆回宫后,始终不忘此菜,特派专人前来学做。从此,“游龙绣金钱”这一美味佳肴就在宫廷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李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