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闻遐迩的福建武夷山,茶文化源远流长。在武夷旅游区的御茶园,九龙窠、武夷宫都可以享受到品茶之乐。我在御茶园艺馆体验了一下其中奥妙,获益良多。御茶园是隋代生产贡品茶的基地,后来荒废,近年修复茶园,并且建造了国内第一家比较规范化的茶艺馆。这里环境幽雅,设施讲究。台椅均为钜木树椿所造,茶具则是潮汕大炉、宜兴茶壶、景德有盖扎盘、台湾变色龙凤杯。室内还焚香播乐,营造和谐的茶文化氛围。茶艺表演共分三道:“迎客茶”、“留客茶”、“送客茶”。历时约两个小时。“迎客茶”是序幕,目的是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先安定下来,并且吃些点心,以防空腹品浓茶引致的“茶醉”。这道茶品啜的是用“呼来泉”泉水冲沏的武夷山桐木关出产的正山小种红茶。“留客茶”是重点,共有十八个程序。品啜的是武夷山名产“金边兰”,用的是专门从台湾订造的“变色杯”。杯身绘画青龙的高身杯叫龙杯,用来闻香;绘画青凤的宽口杯叫凤杯,用来品茶。十八个程序中,与龙凤杯有关的占了十二个。例如“夫妻和合、鲤鱼翻身”,是将香气四溢的茶倒在龙杯里,再倒于凤杯中,让客人先闻茶香,再品茶味,又如,“君子之交,水清味美”,则是在品茶数杯之后,用凤杯装白开水奉给客人小饮,让客人尝
淡生甘,感受“此时无茶胜有茶”的美妙。 再如,“茶探趣,游龙戏水”,则是将水泡后的茶叶放入龙凤杯的清水中,让客人观赏乌龙茶叶来回晃动的奇妙情景。这道茶充分展现了武夷岩茶“香、清、甘、活”的韵味。在表演过程中,茶艺小姐不时把有关茶的知识、诗文灌输给客人。比如“再斟流霞、二探芷兰”时,借用“全唐诗·题武夷”诗中的“流霞”一词来比喻武夷岩茶的精美。以范仲淹诗句“斗茶香会薄芷兰”来形容武夷岩茶的本香。表演到“孔雀开屏,嘉叶酬宾”时,则引用苏东坡的拟人诗句来称赞茶叶的嘉美。“送客茶”是令客人余兴未尽的“压轴戏”。茶艺小姐以红茶奉客时,用银匙随意将小金橘盛进客人杯中。客人饮茶时发现有多少个金橘,说出数目,茶艺小姐立即奉赠相关的祝福辞。如果是一个金橘,则说“一生平安”,两个金橘则说“双喜临门”,三个金橘则说“三星高照”,六个金橘则说“六六大顺”等。这与《红楼梦》里所描写的行酒令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武夷山品茶,令客人们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代“茶叶泰斗“吴觉农诗云:“廉俭清淳国饮风,美真康乐韵无穷”,正是“国饮”美与乐的真实写照。 (黄贞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