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款粉彩绘花鸟同春民窑瓜楞罐


  放在姑妈的柏木书桌上,只知道是姑妈用来盛蜂糖用的,酷暑时姑妈总是用蜂糖兑金银花露为我们解暑,因此对该罐有特殊的记忆。但在文革破四旧中,这只罐子不见踪影。
  20世纪 60年代末,我要结婚了,一日去姑妈家,姑妈小心翼翼地从立柜中取出用布包好的一套文房辅具和几件细瓷器,其中就有这只粉彩瓜楞鹊,另一面楷体墨书“花鸟同春於戍戌年夏子元氐作”。若将题图展开,犹如一幅粉彩题花鸟同春国画。从题款看,该罐应是小罐。作为给我的结婚礼物,当时被家人和亲友戏称为“传家宝”。姑妈以 80高龄已作古近 10年,而我得到这“传家宝”却走上了对陶瓷收藏的不归路,并以此作标准器收藏了不少这方面的瓷器。该罐胎体坚薄,白釉亮丽,色彩鲜艳,做工精细,特别是罐身的花鸟同春题图:在色彩鲜艳的牡丹丛中一枝头上,红彩白描一只栩栩如生的喜清光绪 24年(即 1898年,底为清同治寄托款),江西景德镇私家民窑中的精品。前几年,在国内开放的文物市场,偶尔也能见这些瓶罐的踪影,近年来已越来越少,像这样晚清民窑的精品,特别是品像好无缺损的,造形独特,做工精细的民窑品,无论是青花、粉彩,还是单色釉品,都是我们工薪族收藏古陶瓷追逐的对象收藏增值两相宜。
  懋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