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妈妈再爱我一次
九龄童网上救母


  (一)这个聪明、懂事的孩子是河南漯河市解放路小学二(3)班学生翟俊祺,在家里,父母叫他豪豪。豪豪母亲李巧霞今年 38岁,是漯河电力器材厂化验员;父亲翟自召是位下岗职工。
  这个家庭虽清贫却和睦、幸福。豪豪从前也和众多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直到 2000年 6月,命运才突然对这个孩子不公起来。那天晚饭后,李巧霞正给儿子洗澡,突然觉得一股寒气从腰间溢出,接着全身一阵酸痛。她昏倒在地上。丈夫急忙跑过来,把妻子扶到床上。“妈妈是咋了?会不会又是开玩笑?”豪豪被眼前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第二天,李巧霞被送往市里一家医院治疗,一住就是一个多月。翟自召早出晚归,终日沉默寡言,开始几天,豪豪暗暗得意:终于自由了,想玩就玩,作业想写就写,不写拉倒。可他慢慢地发献,妈妈不在家,许多事是很尴尬的:脚越来越臭,衣服一件比一件脏,他经常是饿着肚子上课的。一天深夜,豪豪尿急醒来,突然听见隔壁爸爸、外公、外婆、舅舅正小声议论妈妈的病情,外婆已是泣不成声了。豪豪心里“咯噔”一下,看样子还不知道妈妈何时才能回来,其实他早就想妈妈了。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豪豪放学后,无精打采地往回走着。妈妈住院后不久,他最害怕的 事就是回家。没有妈妈的家,就没欢声笑语,没有温暖……远远的,他望见六楼自己家厨房有灯光在闪亮。窗口一位熟悉的身影在向自己招手:“豪豪!豪豪———”不是在做梦,是妈妈回来了!
  豪豪回过神来,拼命往家里跑去。当他一头扑在妈妈怀里时,已是气喘嘘嘘:“妈妈,我好久没听您这样叫我了!”话没说完就嚎啕大哭起来。李巧霞一面给儿子拭去脸上的泪水,一面安慰他:“别哭,别哭,等妈妈病好了,天天叫你。”“怎么?”豪豪停住哭声,惊讶地问:“妈妈,你的病还没好?”这时,他才发现,妈妈瘦了,而且脸色苍白,连微笑都很吃力。原来,李巧霞患病住院后,久治不见好转,一次体检,医生偶然发现,她患的是急性淋巴白血病,数次复查,确诊仍为血癌。这个结果无异于晴空霹雳,李巧霞的精神一下子就崩溃了。继续治疗,这个家庭哪能负担得起呀。她哀求父母和丈夫:“不要最后人财两空呀!让我最后的日子和儿子在一起吧,这样也许痛苦会少些!”家人答应她:回家住几天,看看孩子,再借钱去大医院治疗。那天的晚饭是李巧霞特意为儿子蒸的包子。豪豪一面狼吞虎咽,一面兴致勃勃向妈妈讲述近一个月来学校、家里的稀罕事儿,李巧霞伴着滚滚的泪水听着。晚上,豪豪又收拾起自己的小床 。李巧霞见状奇怪地问:“今天不和妈妈一起睡吗?让妈妈搂着你。”豪豪一本正经地回答:“不了,妈妈正病着,要是我身上的细菌爬你身上,可就麻烦大了。
  我把小床拉得离你近点,你要是想我,就能看见我。”孩子的天真,令李巧霞心里一颤。接下来,李巧霞怎么也睡不着了:“怎么办,放弃治疗就意味着孩子彻底失去母爱,这样的母亲岂不太自私了,继续治疗总有一份希望啊。”(二)不久,李巧霞去郑州住进了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由其母亲照顾生活。丈夫翟自召因前不久又在漯河市找了份临时工作,为多挣些酬劳,更是没日没夜地奔波。豪豪也常想:自己能帮妈妈做点什么呢?好在李巧霞的病房有电话,隔三差五,他们母子就聊一会儿。在妈妈的“遥控”指挥下,豪豪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首先是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还要把学习搞上去。仅仅学封煤火,豪豪就费尽周折:封得太严,煤无法燃烧,封得太松,煤早早燃尽,有时还会忘记添煤,足足摸索十几天,才基本掌握其中的技巧。接着是学烧开水和泡方便面,同时他还能自己洗衣服了。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妈妈仍没提及何时出院回家,豪豪急得团团转,到底是啥病?要住医院多久呀?那几天他还发现:爸爸每天无论回家有多晚,都要看很长时间的书才肯睡觉。那天中午,他从爸爸的枕头下面找出了两本书:《白血病病人的护理》《白血病的治疗》。家里有这书,看来妈妈是白血病了,白血病是不是血变白了?从此,豪豪每天中午回来都在《新华词典》的“帮助”下,偷偷阅读这些书,然后再把书悄悄放回原处。尽管似懂非懂,他还是隐隐约约觉察到了一点什么。那几天,他的心情糟透了,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回来不想吃东西,终日恍恍惚惚。一天晚上,翟自召责问儿子:“听老师说,你这几天作业老是完不成,是咋回事?”豪豪“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妈妈到底是不是白血病?”翟自召一下子愣住了,孩子刚九周岁,居然懂得这些,他红着眼圈安慰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妈妈的病能治好的。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大人的事甭管了”。豪豪半信半疑,但表现得异常平静。有一段时间,翟自召常常在半夜里听见儿子的啜泣声,后来当他拉亮灯走过去看时,发现豪豪却在“呼呼大睡”,可他的腮边有晶莹的泪珠在一滴滴地滑落。孩子长大了,他懂得一个人独自品 味思念妈妈的痛楚。翟自召说不出心头是个啥滋味。 2000年国庆节前夕,李巧霞的母亲因不堪精神上的重负病倒了,只得返回漯河。翟自召放下手头的工作,准备赶往郑州照看妻子。那晚,豪豪心事重重,几次欲言又止,直到睡觉时,才鼓起勇气向爸爸坦白心声:“国庆节我们放假七天,我也去郑州看看妈妈吧,作业我带着,误不了的。”孩子的要求是那么的真诚,翟自召能说什么呢?这一夜,豪豪兴奋得几乎一宿没合眼,睡前,他找出妈妈的毛衣和棉袄,不顾爸爸的反对,坚决要给妈妈带上,还连夜画了一幅八开大的自画像:金色的阳光下,一个带着红领巾的小男孩微笑着,身边有鲜花怒放,小鸟飞翔。豪豪要把画送给妈妈。李巧霞因长期化疗而手脚浮肿,脸色苍白,头发脱落,身体已很虚弱。听说儿子要来,她把盒饭里仅有的一两块排骨都留了下来,用茶缸小心装好,等着给儿子改善生活。母子相见,有诉不尽的思念,聊不完的知心话。那天下午,豪豪一会儿抚摸李巧霞手背上的“针眼”,一会儿抚摸李巧霞的头发,不停地问:“妈妈,这儿疼吗?妈妈,那儿疼吗?”他把自画像贴在李巧霞的床边。李巧霞尽情享受着做母亲的快乐。其实真正让她欣慰的是儿子这学期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已从全班十几名跃居第三名 。
  尤其是电脑课,豪豪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天分。很晚了,豪豪才紧拥着妈妈,安静了下来,好像是睡着了,丈夫翟自召坐在对面,询问起妻子近期的病情。李巧霞长叹一口气说:“自召,你是个好人,我不能害你,趁现在还年轻,你就再找一个吧,抽空咱把离婚手续办办。”翟自召打断妻子的话:“瞎说啥啊!你尽管安心治病,其他的事,有我们呢!”“咱这个家庭治不起这病,不得不考虑退路。”李巧霞反驳着:“只要对豪豪好,我就瞑目了。”“不!”豪豪大吼一声,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妈妈别吓人,妈妈的病一定会好的!”这时,李巧霞又一次体味到自己对病魔的妥协,就是对儿子最大的伤害。第二天是国庆节,郑州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李巧霞夫妇商量带孩子出去玩玩。可谁也没想到,一向好动的豪豪却直摇头:“不去!我有作业。”翟自召奇怪地问:“假期还有好几天,紫荆山公园又非常近,不收门票,咋不去呢?”“真的不用花钱吗?”豪豪想了好大一会儿才答应下来,并给妈妈围好了头巾。一个 9岁的孩子,居然能想到为家里节省,同病房的人无不称赞。(三)相聚的时光一晃而过。豪豪又要返回了。他噙着泪水依依不舍地向妈妈挥手:“想我时,就看看我画的像,有事我就打电话,天凉了就穿棉袄 ……”
  当时,依靠频繁的化疗,李巧霞的病情已暂时稳住。但翟自召为支付费用已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家当,而彻底治愈这种病的最佳方案是进行骨髓移植手术,费用少说也要 30万元。已是山穷水尽的翟自召只得留下妻子一个人住院,自己赶回家,继续想办法。从郑州回来后,豪豪对妈妈的病情已是十分了解了。每天晚上,他除了写完作业外,还要认真办完两件事:其一,看天气预报,然后电话提示妈妈注意阴晴冷暖。说来也巧,郑州那年的冬天来得非常突然,昨天还是秋风送爽,一夜过后,竟是白雪皑皑,寒风刺骨,李巧霞身边幸有儿子拿来的棉袄和毛衣。其二,等爸爸回来后,悄悄观察他的表情。可翟自召的眉头一天比一天锁得紧,脸色也一天比一天难看。不用说,给妈妈治病急需的钱,爸爸是越来越难筹集了。豪豪又着急又伤心。那天下午上电脑课,豪豪仍无法走出悲伤。漫不经意中,他打开了一家网站的主编信箱。突然,豪豪心里一亮:如果通过网络向社会上的人求救,说不准会得到很多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帮助,这样妈妈不就有救啦!无论结果怎样,这也算是个办法呀!下课后,豪豪一个人躲在墙角的一台电脑前,给主编叔叔发了一封求救的 E- m a il。不久,豪豪收到网站工作人员的回信,信的大致
  内容是:对豪豪所处境况非常同情,但考虑到写发信的是个孩子,又不得不怀疑信的真实性,希望能加上家长的签字,最好是学校的证明后再寄过来。为不“节外生枝”,豪豪本打算“事成”之前“封锁”消息,可眼前又必须通过这一关,他反复掂量,觉得让舅舅办这事还不错。当晚,豪豪找来稿纸,又把求救信认真写了一遍,并很快捎给了舅舅。豪豪的舅舅并没把此事放在心上,一次去郑州探望李巧霞,顺便把信扔在她的床头。可豪豪非常重视隔三差五催问舅舅,舅舅只得实话实说。无奈豪豪又电话求妈妈“劳驾”。一天,李巧霞无意间在病房提及此事,众人相劝;“是啊,有家网站离医院很近,何不试试?” 2001年元旦后的一天,李巧霞下午散步,顺便把信捎到了商都信息港网站。第二天,该网站把豪豪信中的错字、别字、拼音代替的字进行编校后在首页刊发了:救救妈妈妈妈每个人只有一个,然而我的妈妈却得了白血病,这对我是多么不幸。我几乎感到妈妈就要离开我了。……现在妈妈的病得到了缓解我非常感谢医院的王祥祺博士叔叔和高苹主任阿姨,全体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使我能再次看到妈妈。 ......现在妈妈还在化疗,医生说需要可多的钱我只有向社会呼唤,救救妈妈,让妈妈再爱我一次。我会努力学 习的,等长大了,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白血病啊,请你莫带走妈妈,让妈妈再爱我一次。漯河市解放路小学二(3)班翟俊祺豪豪家里的不幸深深打动了无数网民,爱心从八方涌来:有人打电话,有人写信慰问,有人捐款;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青年出差路过漯河,专门赶往解放路小学看望豪豪,并把口袋里仅剩的 50元钱留了下来。一大学生给豪豪的信中说: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你对妈妈的爱深深打动了我……我会天天为你们祈祷,为你们祝福但是,社会各界的捐款目前对李巧霞继续治疗的费用来说仍是杯水车薪。豪豪和他爸爸仍在尽着最大的、一切有可能的努力。
  □风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