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越南


  东兴至芒市,抬眼可见,一桥相连。跨过桥中间的一道横线,就是古称交趾的越南。越南跟我们虽是山水相连的毗邻,但毕竟是不同的皇天后土。故国家园尚因幅员辽阔,而民俗千差万别异彩纷呈,何况异国他乡呢。走进人头攒动的商店,只见被珠光宝器照得眼花缭乱的男女,个个显得光彩夺目无比靓丽。珠宝商则像追灯似的忙忙碌碌穿梭其间。一家满室生辉的果品店像磁石一样把我吸了去。竞美似的果品千姿百态,五颜六色,渗透了灵性。我从中选了几种,放在身边,天天都要欣赏它几遍。可见这世界上还真有挡不住的诱惑!望着大街小巷男人头上涌动的“武士头盔”,女人头上耸立的山尖般的斗笠,不禁要为这道流动的风景拍手叫绝。这种工艺精美的草帽,既为饰物又可遮挡烈日风雨,一举两得,我平生只在电影里见过。看得正出神,两个推摩托的小伙子跟我目光一碰,笑一笑点点头表示招呼,接着我们便开始了攀谈,用的自然是手势加微笑,不一会就引来了围观的人群。不知为啥,他们竟不约而同地朝我微笑……我想那如山泉般清纯的微笑,那至真至善至美的微笑呵,不就是超越国界通行我们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吗?约定的上车时间只有几分钟了。飞跑到候车处,只见头顶、肩挑、手托旅游品 的小贩们,把我的同胞围着水泄不通。
  弄得智商不低的同伴束手无策。
  幸好导游解围,我们这些腰不精膀不圆的“老外”才得以脱身。坐定,倒渐渐有些后悔了———不该像躲瘟疫那样逃避掏腰包!崭新的大巴,载着我们崭新的向往驶向下龙湾。窗外一路碧绿,窗内爽爽凉意,让我们在夏日酷暑感受到了现代文明赐予的春天。下龙湾景色迷人,具有静谧之美,素有海上桂林之称。她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七大景观”,并被定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导游小姐阿萍聪明又伶俐。她像幼稚园阿姨似地把我们清点了几遍,才放心地回到设在司机旁的工作席上,向我们深深鞠了一躬表示欢迎。在将近一天的旅途中,阿萍就一直没有放下过话筒。她唱一首越南歌再唱一道中国歌,一首接着一首,把我们的情绪调动起来,歌声一停,她又给我们换口味。讲笑话,逗大家乐,又是她的拿手好戏……为感谢我们热情的喝采,她走到每个座位前,微笑着道一声谢谢。就在这时,司机猛地一个急刹,把全车人都惊呆了。阿萍更吓得脸色煞白,两道目光在车厢里反复扫瞄。见没人伤着,才平静下来。湖南一位老作家,走到阿萍跟前要过话筒,将一首《中国———越南》歌曲唱得声情并茂,四川女作 家的川剧高腔、变味的河南梆子更是火上加油,把“演唱会”推向了高潮……余音未尽,突然阿萍嘬着两根指头,打了一个响亮的口哨,锁定了我们的注意力。她在中国留学两年,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神速发展,很是羡慕。她告诉我们越南 1989年才开始革新开放,比中国晚了十多年,基础建设跟不上,像今天这样的事故,原本是不该发生的。说着,又向我们表示歉意鞠了一躬。这时,一条又宽又直通向越南首都河内的高等级公路,已出现在我们眼前。一上通衢大道,车行如飞;途中转向一个出口,停在了一座村庄前革新开放给越南农村带来了空前活力,大米出口量仅次于泰国,是国家创汇的主要来源这天恰是胡志明诞生 110周年,村里家家户户都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纪念活动。主人见我们来访,忙站起来迎接。这时,又围过来一群满脸稚气的孩子,他们微笑着,笑得就像含苞欲放的花蕾。不知为首的孩子说了声什么,他们便一齐喊:“中国———邓小平!”越喊越起劲。我们也一遍一遍喊:“越南———胡志明!”其情融融,其景融融。同伴们用相机用笔用心记录下了这个难忘的瞬间。依依惜别时,一个十分可爱的女孩把火红的凤凰花一瓣一瓣送到我嘴里。见我迟疑,忙给我示范。刹时,我竟觉得时光哗哗倒流,又回 到了天真无邪的孩提时代……
  □廖忆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