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在年青时选择了独身生活。 29岁的伊丽莎白·达凯尔是巴黎一家大银行的高级职员,有着成功的事业和自主的生活。她说:“我不愿孤独一人,我喜欢交往。但独居给予我自我反省的时间和空间。”伴随着通讯革命、商业文化变革,女性大举涌入劳动力市场,这对欧洲人的私生活方式造成极大冲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居,他们的寿命延长,婚龄推迟,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英国人的结婚率达到 160年以来的最低点,法国独居人口近 20年来增加了一倍。 40%瑞典人独居,英国的独居人数达 700万,是 40年前的 3倍。有研究报告称, 10年之内,英国单身家庭的数量将超过正常家庭。新
经济促进了人们的独立意识。 人们的经济收入使其有能力承担独居的高昂费用,天生的独立个性使他们甘愿选择这种生活。 从前,独身者中不少靠邻取养老金生活,妇女所占的比例又相当高,而如今加入单身行列的却是 30至 40岁之间的高收入者。过去,“独居”曾有孤独的含义,“独身”被视为消极的生活方式,而家庭生活则意味着温暖和光明,如今,这种观念也被推翻了。新经济突飞猛进,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往往腾不出足够的精力给家庭。而强烈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人们对配偶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从而使婚姻关系难以维系长久。根丽莎是一位皮肤白皙、 38岁的柏林女性,她每天上午在学校教书,下午享受日光浴或者睡觉,养精蓄锐后去跳舞。她说她不会像母亲那样为了家庭而放弃事业。她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自主地生活。独居生活并非人人都能负担。在斯德哥尔摩、罗马以及柏林这样的首都城市,房租之高意味着只有收入不错的人才能独自承受。所以,独身者中以职业人士居多。在法国,五分之一的白领女性独身,而对于蓝领女性,这一比例却是十分之一。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偏爱这种单身的感觉,她们愿意住在其他单身朋友附近,相互联络,像一个大家庭。她们经常光顾餐馆、健身房和酒吧。 5年来,年轻城市
女性成为英国饮酒业的主力军。而单身汉则愿意独自呆在家里,看电视、喝啤酒。 商家从城市的独身者身上发现了新的商机。广告商过去追逐的目标是那些有两三个孩子的夫妻,而如今却将高收入的单身者视为主要市场。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桌边,享用自家烹饪的食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三分之一的英国人每周至少在外就餐 4次,他们愿意独自用餐,而不是同别人共用。正因为如此,英国方便食品的销售量增加了一倍。小轿车和移动电话,这些欧洲现代城市生活的必要工具在单身者中拥有稳定的市场。独居的确能够带来诸如自由等极具吸引力的东西,却未必能带来健康和美满的性生活。最近,荷兰对 1.9万人进行了调查,发现单身者中慢性病的发病率高 30%;已婚人士抽烟、喝酒相对较少,更健康,而单身者更易患肝病或自杀,性病患者也更多。
(李存凤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