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在乡下教书,上下班离不开自行车;退休后, 94年进城帮儿子经营体育用品商店,开始弃车步行。这不仅是为了安全,更主要的是锻炼体魄。步行很有意思。自由自在,随随便便,愿走就走,愿停就停,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城市风景,尽收眼底。见熟人,还可聊一阵子。走,走,走,上班下班天天走,每天走上两小时,十几华里不打怵。寒来暑往,一晃儿六年多了,算一算,已走了上万里路!日久天长,走出奇迹:竟把高血压走不高了,血压正常了。这还不算,还能吃能喝,思维活跃,精神饱满。前年的凤凰山庙会,我一不骑车,二不坐车,早晨,徒步从北道登上凤凰山之巅凌霄塔,乘兴拍了几张照片;下午仍步行,顺南道下山回家。整整折腾一天,行程几十华里,第二天照常去管商店。去年凤凰山庙会,老伴与我同行,于是让儿子开车送我们到凤凰山山门。我和老伴同登凌霄塔,又照些照片。老伴直喊累,我却浑然不觉。能登高峰不觉累,这全是坚持常走的功劳啊!俗话说:“饭后百步,不进药铺。”“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走,确实有益健康,美国的心脏病学家怀特说:“轻快的步行(只有疲倦感)如其他运动形式一样,是治疗情绪紧张的一付理想的‘解毒剂’,并能改善人们的一般健康。”走,
为什么会有如此功效? 科学数据表明:人的足底有 50多万根血管, 4万多条汗腺与 60多个穴位密切联系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因而人们称脚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步行,脚底穴位受到刺激,能活跃气血,调节脏腑,控制体重,延缓衰老。所以,从走中得到甜头,是有科学道理的。
□林自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