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农民增收


  时下春耕生产已全面展开。然而种什么,竟成了困惑领导和农民的难题。近年来,各级领导大声疾呼,“什么赚钱种什么”。一句话道出了结构调整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
  然而近年来,种瓜卖不脱,乃至一大片冬瓜被伤心的农民砸在地里做肥料,成片的藕没有采,漫山漫坡的水果没有摘……农产品的销售流通和加工令农民、干部焦头烂额。有人计算过, 2000年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与 1996年相比,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减少了 4000亿以上; 1997年到 2000年,农民减收了 16000个亿。而农业各税, 1993年全国是 125.74亿,到 1998年增加到 398.8亿,平均每年增加了 54.6亿,还不说正税之外另有各种负担。于是有识之士发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已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活用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区域性、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因此,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和安排生产,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去大力组织生产市场需求的产品。前几年的香菜价格长时间居高不下,近年来“野菜”身价倍增,目前红高粱、绿豆、红豆等杂粮又大受城镇消费者的青睐就是例证。“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是一个动态过程。假如我们能利用各种信息、中介,引导农民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抓住大众的需求心 理,就一定能摆脱“种啥啥难卖,养啥啥赔钱”的困境,使“什么赚钱种什么”变成千万农民活生生的生产实践,农民实现增收便有了最可靠保证。
  罗朝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