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晨燕(右二)专注儿童白血病治疗
周晨燕 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院慈善管理办公室主任
医生有一个非常好的成就感,我治好一个孩子就帮了一个家庭,如果我治好两个孩子,可能就是帮了更多的家庭。
1997年的夏天,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儿科医生。
在我眼中,医生是一个利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来帮助更多人解决问题和困难,提高他们生活质量的职业。
我从小就是在医生家庭里长大的,所以在我8岁那年,我决心要成为一名医生。但当时太小也太懵懂,可能也不太明白成为一名医生的意义和责任。
故事的转折发生在我14岁那年,我们班上的一位同学,因为白血病永远地离开了,这件事对我的冲击还挺大的。因为在那个媒体不太发达的年代,我好像并不懂得什么是白血病,只知道得了这个病会死人。
当时同班同学就来问我,能不能发誓只要考得上大学,你就去读医学院,只要成为一名医生,你就做治疗白血病的医生。我还记得那天是12月31日,在跨年的那个夜晚,我暗自发誓许下了这个愿望。也正是因为这个信念,让我在当年放弃了很多保送的机会,坚决地要上医学院。最后,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医学院,也在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儿科医生,从事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的临床工作。
回首过去的25年,我从来没有后悔成为一名医生。因为我治好一个孩子就帮了一个家庭,如果我治好两个孩子,那么可能就是帮了更多的家庭。
我是一名儿科医生,平时和小孩子打交道很多,但对于自己的女儿,我基本没有怎么陪伴她成长。如今她也成为了一名医生,但也仍然和我父母在一起,所以说很抱歉地错过了她太多成长的瞬间。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不管有多困难,我都一定会把女儿留在自己身边,陪伴她一起成长。其实说来惭愧,在女儿当年高考准备学医时,我是拒绝的,但她最后还是坚决地选择了这条道路,因为我深知医生是一条很难走的路,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准备来面对这一切。
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专攻儿童血液肿瘤性疾病的医生,我在这25年时间里见了太多的生死离别。
那是一个6岁多的小女孩,确诊为白血病。她的父母出于对我的信任,希望我能去医院陪伴她。但遗憾的是,当我赶到医院时,小女孩的主管医生正在病床旁抢救,而我也忍不住在角落里默默流泪。
然而最终回天乏术,小女孩被宣布了死亡。她妈妈的情绪处在崩溃的边缘,我只好把在场的男性全都请了出去,再让护士把小女孩安顿好。一年后,我又遇见了这个家庭,孩子的爸爸对我说了一句话,他说:“周老师,当我们两个看见你流泪的那一刻,也是我们精神世界彻底崩塌的时刻。”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深,从那以后我也很少再流泪了。
经过25年的风雨,我以前可能只是希望病人别死在自己手里,但如今我们仍要承认医学的局限性,只能尽全力让逝者走得没有痛苦和遗憾,也最大程度减轻患儿父母的苦楚。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陈秋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