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汉代五天一周期,做四休一。“做四休一”的制度与汉代以孝治天下有关,不仅为了让官员们好好休息,也是为了让他们有时间照顾父母。
唐代唐代永徽三年制定“荀休”制度,每月分上中下三旬,每荀的最后一天作为休息日。一年有12个月,也就是36旬,意味着唐朝官员可以休息36天,称为“荀休”。
宋代宋代依旧沿袭了唐代的“荀休”制度,并增加一些法定节日,比如元日、寒食节、冬至各放假7日。统计起来,一年共有74天法定休假日,再加上规定的36天“荀休”,总共有110天休息日。
此外,宋代还专门设置了探亲日,称为“定省日”。比如父母居住在3000里外,官员每隔3年有30天假期;父母居住在500里外,则每隔5年有15天假期,并且不包含来往赶路时间。除了探亲,儿子行冠礼(成年礼),官员可休假2日;子女结婚,可休假9日。
明清到了明代,官员一年休54天,即春节、冬至及皇帝的生日,这3个假期共18天,再加上36天的“荀休”。
到了清朝,在3个假期的基础上增加了寒假,并将寒假与春节的假期延长到1个月。 (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