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1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程序及说明》。
让我们来看看新版的疫苗接种方案的四个大变化吧:
变化一 增加和明确了特殊儿童接种原则
2021版非常贴心地考虑到了特殊健康状况儿童,更新追加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过敏、免疫功能异常儿童等情况,并且明确提出了下列情况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症:
·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
·单纯性热性惊厥史;
·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
·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
·病情稳定的脑疾病、肝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上述情况儿童,只要是健康状况稳定情况下,都应正常接种各类疫苗。
变化二 脊灰疫苗接种变化
脊灰疫苗的接种程序,延续了2019 年底国家卫健委调整后的方案,即“2+2(注射2剂IPV+口服2剂bOPV)”。
同时,最新版明确提出:如儿童已按免疫程序完成4剂次含IPV成分疫苗接种(如:五联疫苗),则4岁可不再接种bOPV。
变化三 特殊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变化
针 对 母 亲 为 乙 肝 表 面 抗 原(HBsAg) 阳性所生的新生儿,明确建议使用10微克酵母工艺乙肝疫苗或20微克(CHO中华仓鼠卵巢细胞)工艺乙肝疫苗,此前并未进行严格区分。
如果母亲为 HBsAg 阳性或不详,新生儿的第一剂乙肝疫苗接种时间从原先的出生后24小时内改为出生后12小时内。
变化四 针对早产儿童接种卡介苗进行了规范
此前版本中,没有对早产儿接种卡介苗做特别说明。
2021版明确规定:胎龄>31周且临床情况稳定时,即可接种卡介苗;即便是对于胎龄≤31周的早产儿,在经过临床评估后,如果健康状况稳定,那么可在出院前进行接种。
另外,针对儿童疫苗补种的年龄,从14岁提高到18岁,也就是所有未成年人未完成相关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疫苗补种。 (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