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A07版 亲周刊·家校
·6 点放学,老师忙得过来吗?
·教师不该奉行“庸俗功利学”
·家庭教育比选择学校更重要
·遗失公告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A07 亲周刊·家校 2021年03月18日 星期四

6 点放学,老师忙得过来吗?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宋治平建议:延长幼儿园、小学放学时间至晚 6 点,便于双职工父母下班接孩子,也可减少家庭课后托管的费用支出。
  这一建议引发热议。孩子放学过早,很有可能把女性“逼回家庭”,女性因此丧失更多的人生可能,女性价值被压缩到只剩家庭一个维度。
  孩子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错位导致 的 “ 三 点 半 ” 难题,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
  目 前 的 解 决 办法,多数是家长自己想招,要么请老人照料,要么雇佣保姆,要么四处找托班。无论哪种,都不利于孩子成长和教育减负。
  从 宏 观 的 角 度看,“三点半”难题增加了育儿成本,进而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
  所 以 , 破 解 困局,不只是教育领域的“技术问题”,更关联 着 性 别 与 就 业 平等、人口结构等宏大命题,理当认真寻找解决方案。

破解“三点半难题”要统筹兼顾
  前不久,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这从国家层面亮明了态度,指明了政策方向。
  此次政协委员的建议,则给出了更细化的实施办法参考。
  事实上,各地已经开始了相关探索。2017 年,上海率先试行放学后“快乐30分”的拓展活动,2019年又将课后服务弹性延时到傍晚6点,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2017年9月起,长春市在秋季学期正式启动“蓓蕾计划”,对全市小学生提供免费托管服务,所有费用由市、区两级财政部门筹措,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深圳也宣布从2021年春季开学后,原则上在正常上课日的下午放学后开展1~2课时的课后服务。
  不论是地方探索、教育部表态,还是此次政协委员的建议,均得到了大多数家庭和网友的肯定和支持。
  不过,要指出的是,如果“延长放学时间”成为全国层面的政策安排,还要考虑得更周全,尤其要顾及相关利益方的感受和诉求。
  比如,延长放学时间,也就延长了老师的下班时间,对此,不能要求老师无偿付出,而要对相关利益群体给予经费补助和休息时间的调整。这需要更高层面的统筹。
  尤其涉及到钱,各地财政能力不同,如何确保政策实施上的一贯性,又与当地财力相匹配,需要做好规划安排。

厘清家校责任是关键
  如何厘清家校责任也是关键。延长放学时间、增加课后服务,增加了老师和学校的安全责任,各方权责需要有更严密清晰的厘清与指引。
  现实中,一些教育政策初衷良好、切中现实痛点,但在地方、基层落实时,可能因为经费短缺,老师与学校责任过重、缺乏积极性等原因,无法落地,或效果大打折扣。破解“三点半难题”,要有意识地规避这些问题。
  另外,如何活用社会力量,也值得进一步探索。农工党中央提交的《关于实施小学生免费托管的提案》很有启发意义:比如引入“教师+志愿者”的服务模式,让社区志愿者、大学生进入校园,分摊托管压力;动员有积极性或有特长的学生家长,轮流协助托管。这不失为一种思路,当然,对相关人员和机构的资质,需要有规范的审核、认定和监督。
  总之,“三点半难题”是道综合考题,解决它,不仅“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政府、社会、家庭也都要参与进来。 (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