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种“病”,很少有人能说出它的确切概念,但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或正在被它困扰,这就是“上火”。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牙齿黄、冒痘、嗓子痛、流鼻血……当小朋友出现了这类症状,或者表现出烦躁的情绪,父母往往会将其归结为“水喝太少了,上火”“吃太辣了,上火”“孩子爱发脾气,是因为容易上火”。为什么中国小孩,这么容易上火?
让人上火的“上火”
“火”支配了许多父母的育儿方式。从饮食,到穿衣,再到孩子的情绪,都要注意让孩子“不要上火”。
上火似乎已经成了照顾孩子时不能越过的红线,否则就是当父母的不够尽心、不够合格。“上火”,实际上是一个民间俗语,又被称为“热气”。
在南方,“上火”的概念尤其受父母们重视。“热气”总是有着一股神秘力量,影响着孩子们生活和健康的方方面面。在许多父母看来,“上火”虽然要竭力避免,但也容易解决:多喝水、喝点降火的饮料,往往是最常见的应对方式。
除此之外,各种各样主打“降火”的药剂,比如板蓝根、夏桑菊、清热解毒冲剂……这些颗粒冲剂药物,几乎家中必备,犹如定心丸。在许多气候湿热的地区,还流行着一种特别的饮料:凉茶。南方父母们坚信,凉茶能发挥祛湿祛热的功能,将孩子体内的热气都驱赶走。如果孩子溃疡愈合、情绪平复、疱疹消失,就会被看作是“降火”成功,万事大吉。
但因为“上火”症状焦虑的家长们,最需要了解的,恰恰是孩子症状背后的原理。
上火,多少病痛借你之名
实际上,“上火”“热气”这一类概念,在现代医学上仍暂无明确的定义。
在传统医学理论里,也没有“上火”这个概念。
在古代,古人们缺乏用于检测食物成分的专业仪器,同时,在缺少严谨的统计学方法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判定疾病与饮食、作息的因果关系。
所以诸多如“口腔溃疡”“牙龈出血”“咽喉肿痛”的不适现象,只能被笼统地解释为“热气”。
久而久之,身体受到各种刺激,于是产生“火或热”的病症反应,如在皮肤或体表体腔出现的黏膜肿痛,都成了“上火”。
这个概念之所以能广为流传,是因为其经过长时间不断修饰、循环论证,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成了包罗万象、什么都装得下的“口袋病”。但实际上,同样表现为“上火”的炎症反应,其实分为感染性炎症、自身免疫性炎症和神经源性炎症。
它们的病因和症状实际上更加复杂,绝不可以简单地一概而论。
摆脱“上火”困扰
要真正摆脱这些症状,依靠的绝不是对“上火”本身如临大敌,盲目迷信“降火神器”和各类偏方,而是正确认识现象背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根据孩子们的体质,理性分析,听从医生的科学建议,从饮食习惯、生活作息等多方面下手预防。
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们在摄入辣椒、油炸食品时经常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少食油炸、辛辣等难以消化的高热量食品,调节肠胃的消化能力。
另一方面,多加强休息和睡眠,改变不良生活作息,通过锻炼、补充营养等方式,全面提高免疫力。
清淡的“降火食物”“降火饮料”,当然不失为对大鱼大肉饮食习惯的一种调理。但更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把握好生活节奏、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
引导孩子们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帮他们远离性情急躁、烦躁易怒。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生病和疼痛往往难以避免,并不能说明父母“不够负责”,对孩子不够上心。相反,如果盲目将各种症状一概归为“上火”,用想当然的判断来代替严谨的医学检查,或许才是疏忽的表现。
“上火”的普遍,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对孩子每个细节的关注、生怕孩子生病的焦虑。
关注,一定要选对落脚点。否则,对“上火”的关心则乱,只会让父母和孩子更加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