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2版 医周刊
·王俊琳:与病毒正面交锋的女战士
·走在时针上的青年医者
·房屋出租启事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2 医周刊 2021年06月29日 星期二

王俊琳:与病毒正面交锋的女战士


王俊琳用照蛋器检查鸡胚情况

    

  王俊琳,女,中共党员,雅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所副所长。
  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的健康“守门人”,作为病例确诊“一锤定音”的“隐形战士”,疫情发生后,原本在产假中的王俊琳毅然回到工作岗位,承担起全市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等人员核酸检测任务,后续参与到针对全市医务人员的核酸采样、生物安全知识防护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必备知识的培训中。

藏在鸡蛋里的乾坤
  一手拿着白壳鸡蛋,一手拿着照蛋灯。戴着口罩的王俊琳仔细地看着蛋壳内的情况。过了片刻,她拿出记号笔,在鸡蛋壳上画上几条线。
  “这是胚胎血管的位置,我做上标记,之后就从这几个位置注射进毒株。”王俊琳说。
  这是微生物检验所的日常工作之一——病毒培养和鸡胚培养。自2004年从学校毕业来到雅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所,王俊琳经历过汶川、芦山两次大地震后的水质检测、H1N1流行时的核酸检测以及每年夏季都会出现的食物中毒病菌检测。
  细菌、病毒、寄生虫,这是王俊琳和同事们日常都会接触的感染源。“我们不害怕,因为我们足够了解它,也知道怎么做好防护。”王俊琳笑着说,其实培养毒株是一件很精细很有趣又有意义的事。
  从2009年开始,市疾控中心承担起流感病例的检测任务。医院会在感冒人群中发现流感患者,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后送到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所,王俊琳和同事们会对这些样本进行流感病毒亚型或系鉴定,利用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会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
  实验室里一颗颗鸡蛋,就是毒株培养的“基地”。这里的鸡蛋和市面上出售的鸡蛋不同,不但个头小,蛋壳还是白色的。
  “这是我们专门买来做毒株培养的鸡蛋,白壳更能看清楚蛋内部的状况。”王俊琳说,毒株的培养并不轻松,“孵化”疫苗所用的鸡蛋要经过严格筛选,过关的鸡蛋在“孵化”疫苗的过程中被称为“鸡胚”。之后,将毒株种到鸡胚中,慢慢培养,再经过进一步纯化、灭菌等工序。过一段时间,开始提纯。最后,便是经过相关生物试验证明该疫苗确实有效,之后才能真正投产。
  “流感监测是一项日常工作,从去年疫情开始我们将新冠肺炎的监测工作也纳入了日常。我们就像是‘守门员’,一定要把工作做实做细,才能防止疾病的暴发流行。”王俊琳说。

行走在“刀锋”上的勇气
  流感、手足口病、食物中毒……在已经有17年工作经验的王俊琳眼中,这些都是她熟悉的“老对手”。她了解导致人患上这些疾病的细菌或者病毒,也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帮助人们避免陷入病痛的折磨。
  然而,对病毒进行检测依旧需要行走在“刀锋”上的勇气。
  2020年初,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那时的王俊琳还在产假期间。
  1月23日,在家中准备团年的王俊琳听见电话铃响起,传来同事急切的求助声——雅安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检验结果已经出来了,但资历尚浅的同事迟迟不敢下定论。
  挂掉了电话,王俊琳什么也没有说,简单收拾一下便返回了工作岗位。
  王俊琳是微生物检验所那时能够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的人员之一,另一位检验人员只有1年多的从业经验,王俊琳无疑是最有资格下结论的人员。
  阳性,王俊琳分析得出结论。当同事带着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检测样品向成都驶去时,王俊琳提前结束产假回到工作岗位。随着疫情排查工作的推进,需要进行检测的新冠病毒样本也越来越多,一直工作在一线的王俊琳已无法顾及家人。王俊琳将大儿子送回安岳老家,小儿子也只能委托给婆婆照顾。
  “如果说在当时还能保持平常心,那多半是自我安慰和鼓励的话。”王俊琳说,“这种病毒从来没有见过。”
  疫情发生之初,全市的核酸检测都由市疾控中心承担,而具体完成这项工作的也只有王俊琳和同事苟翰升。试剂配制、核酸提取……尽管做了最严密的三级防护,但在工作时,王俊琳还是紧张的。“刚开始的时候,每次脱掉的手套里都能倒出水来,是真的紧张。”
  面对繁多的检测样本,市疾控中心果断决策,让王俊琳承担培训任务,使病毒检测技术人员全部成功“转型”,组建了多支检测队伍。“现在市医院和各个县(区)都可以完成核酸检测了,但重点场所、学校重点人群的监测依旧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松懈的部分。”王俊琳说。(鲁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