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利成向华人华侨开展心血管疾病科普视频讲座
记成医附院心内科援外医生蒋利成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以下简称圣普)地处赤道,是非洲几内亚湾东南部的岛国。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简称:成医附院)心血管内科医生、中国(四川)第16批援圣普医疗队队员蒋利成来到圣普工作后发现,这里的人民饮食结构与我国民众以米饭为主食的饮食结构有很大不同。这里的居民日常饮食中高热量食物占比较大,民众嗜吃蛋糕、饼干、巧克力等各种甜食,好饮各种碳酸饮料,以含盐量较多的海鱼为主要的食用蛋白质来源。这样的饮食习惯并不利于高血压的预防及控制。并且,受限于当地经济与教育水平,民众普遍缺乏基本的保健意识,许多高血压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往往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因而没有服药,延误病情,或者由于对高血压的认识存在误区而忽视自身病情,拒绝按规范服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蒋利成了解到,心内科门诊的患者至少一半以上都是高血压患者。
多种形式开展健康科普
鉴于此,对圣普民众进行有关高血压的健康教育至关紧要,蒋利成在医疗队内部会议中提出了在圣普开展防治高血压健康讲座的建议,很快得到了讨论通过。受疫情影响,医疗队最终决定以线上讲座的形式为主,向当地民众进行健康科普。今年3月,蒋利成在圣普国家电视台做了一期有关防治高血压的健康知识讲座,向当地民众普及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相关的危险因素、如何正确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健康知识,特别针对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和高血压流行特点,向他们提供了对应的改善及防治建议。通过这样的健康科普,增加了圣普民众对高血压的认识,有利于对高血压的规范管理及其并发症的预防。
今年4月,为配合圣普的抗疫工作,医疗队讨论后,决定由蒋利成做一期关于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健康讲座。蒋利成结合圣普疫情现状,从新冠肺炎的传播、发展、治疗和预防方面做了一期科普视频,并在圣普国家电视台播放。通过这样的科普知识讲座,能帮助到更多的圣普民众正确认识新冠肺炎并做好自我防护,也履行好中国(四川)第16批援圣普医疗队作为中国援外医疗专家的职责和使命。
除了为当地患者服务,援外医疗队还承担着在圣普华人华侨的健康保障工作。蒋利成在工作接触中了解到,在圣普华人华侨以中老年人居多。中老年人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然而他们大多数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十分有限,因此也有必要为中老年华人华侨普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今年5月底,在大使馆的安排下,蒋利成开展了一场针对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科普视频讲座。蒋利成在讲座中强调,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要预防心血管疾病平时要合理膳食、科学运动、定期体检,一旦发病要寻求正规途径就医,不可偏信偏方以免耽误治疗。此次讲座有助于圣普华人华侨更加全面地了解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健康质量。
完成首例心脏起搏器植入
不单圣普华人华侨,医疗队在圣普工作期间调研发现,圣普当地民众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相对较高。每年国家医院就诊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超过100人次,其中约70%的患者需要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但由于当地经济与卫生条件所限,加上民众卫生素养不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并不充分,绝大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圣普仅接受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只有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且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才能通过向政府申请资助的方式,得到赴葡萄牙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机会。有鉴于此,医疗队在大使馆、圣普国家医院以及蒋利成国内所在的成医附院等各方面的支持下,医疗队开展了缓慢性心律失常在超声引导下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项目,并已于前不久完成了首例植入,这也是圣普本国进行的首例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针对民众卫生素养不高这一情况,本月初,受圣普国家电视台邀请,蒋利成面向圣普当地民众做了一期有关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相关知识科普。科普活动有助于当地民众更好地了解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知识,增强其发病后自救及急救能力,促进其积极就医,也有利于降低患者对起搏器手术的恐惧与抵触心理,增加手术意愿,减少猝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李昕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