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4版 医周刊·养生
·防食物中毒 从“煮熟”开始
·久坐之后微运动
·肠道微生物代谢关乎长寿
·适量吃猪肝利大于弊
·崴脚后先冷敷再热敷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4 医周刊·养生 2021年08月17日 星期二

防食物中毒 从“煮熟”开始


本期受访专家:彭莉君

    

□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陈健 实习生 罗琴 图/张杨磊
  华西第四医院职业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预防医学会职业病专业中毒学组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分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委员;四川省防痨协会理事;四川省医学会结核医学分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呼吸分会委员;四川省职业病诊断专家;四川省应急救援专家。
  “红伞伞,白杆杆,吃了躺板板……”这段网上流传的山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俗话说病从口入,夏季也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近日,剑哥走访了华西第四医院职业病科彭莉君主任医师,向她了解食物中毒、夏季呼吸道疾病以及日常生活中有毒气体防护的相关知识。
  “夏季的确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彭医生说,夏季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第一个原因就是天气炎热气温高。“夏季高温很容易滋生细菌,在日常的饮食中,如凉拌菜;剩饭剩菜保存时间过长;没有煮熟或者不干净的食物,容易引起微生物食物中毒。另外,夏季大家喜欢吃冷淡杯,吃烧烤,食物品种多,来源广,高温气候条件下的环境也容易滋生细菌,如食物有“不干净”的情况,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再就是夏季蕈类正当季,蘑菇味美可口,但一旦吃到毒蕈会造成蘑菇中毒。”除了这些季节性的因素,一些不新鲜的海产品或者高蛋白食物的烹饪方法不当或不慎摄入有毒物等也会导致食物中毒。
  “不同的中毒类型会有不同的症状,比如发热、乏力、呕吐、腹泻之类症状。而蘑菇中毒,因为蕈类种类不同,中毒程度不同,症状也不一样,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精神系统的症状,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全身症状。”彭医生说,因进食后出现不适表现,首先要判断是否为食物中毒。“比如进食之后出现各种症状,或者多人一起吃了出现同样症状,这就要考虑是不是食物中毒。”一旦怀疑食物中毒,应该立刻停止进食有毒的食物,并且把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进行留样,在就医时交给医生处理。“如果短时间内明确是食物中毒,可以尽快催吐,并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彭医生强调,首先要注意好个人卫生和习惯,不能吃不干净的食物,尽量少吃剩菜,不吃变质发霉的食物;肉蛋类等食物要高温灭菌煮熟后才能吃;新鲜蘑菇要吃拿得准的,认得出来的种类。喝冷饮、吃烧烤也要选择环境卫生好、食品质量有保障的。
  由于夏季炎热,使用空调是肯定免不了的。按理来说,呼吸道疾病冬春季节较多,但在空调环境下呼吸道疾病就容易复发。“特别是有呼吸道基础病的人,容易因为吹了空调而病情复发或者新发呼吸道感染。”彭医生表示,空调虽然给人们带来了适宜的温度,但是也会造成室内空气流通不充分、室内外温差大、空气干燥的不利环境。“如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对空气温度十分敏感,冷热空气刺激,病情会复发。”“有毒气体在生活中其实很常见,但它是以浓度和量为前提,比如新房装修后的刺激性气味有可能是甲醛,人接触异常浓度的甲醛,会出现头昏、咳嗽、咽喉疼痛、皮疹等不适症状”,比如使用绿植、活性炭等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但彭医生建议,最好的方法还是通风,“开窗通风,使用风扇、空气净化器等”。
  采访即将结束,剑哥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生活中如果突然闻到一些刺鼻的混合型气体时该如何应对呢?“面对这种意外情况,说明有毒气体已经达到一定浓度了,这时可用水打湿口罩或用衣物捂住口鼻并尽快离开现场,保护自己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彭医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