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德国、以色列、美国……8月,多个国家陆续批准为特定人群接种第三针新冠疫苗。
一种被命名为德尔塔的新毒株以惊人的传播力迅速攻城掠地,引发各国疫情反弹。连抗疫“绩优生”中国也被卷入了这场由新毒株引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反扑。在今年7月开始的这波国内疫情中。
不管是广州、南京的机场,还是郑州的医院,甚至瑞丽的边陲小镇,疫苗接种率并不低。过去的几周内,多位专家表示:是时候讨论针对海关、传染病医院等高风险人群的第三针接种了。
A
原有的疫苗对德尔塔毒株还有效吗
新毒株在蔓延,全球新发感染数量激增,其中有一部分是突破性病例——病毒感染了已接种过疫苗的人。
是德尔塔毒株已经让此前接种的疫苗失效了吗?理论上,面对持续迭代的病毒,原有新冠疫苗仍然可以工作,只是工作质量难免打了折扣。耶鲁全球卫生研究所的萨德·欧马尔博士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做过一个比喻,“这就像你用一种飞机训练飞行员,在实际飞行中却碰到了稍微不同的机型。”
一边是使得工作质量打折扣的新型病毒,另一方面,新冠病毒在人类免疫系统中激发出的保护本就有随时间衰减的趋势。
“与许多病毒相比,新冠病毒自然感染后的抗体衰减幅度较大。”汕头大学病毒学家常荣山提道。
早在今年年初,各大疫苗厂商就开始研究第三针疫苗能否加强保护效力。从7月下旬开始,辉瑞、莫德纳……国药、科兴等各大疫苗公司,均发布了自家疫苗加强针的一期、二期临床试验结果,《自然》杂志的社评中,将数据总结为:“在安全性上,接种第三针疫苗并不会带来额外的安全性问题”;且“第三针疫苗至少可以明显提高中和抗体的水平”。
基于现有数据,辉瑞公司认为,可能需要在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后的6至12个月内注射第三剂,以继续为人体提供保护。
与疫苗制造商的积极态度相对的,是科研界和决策者对立刻推广加强针的谨慎。一部分人认为,随着时间流逝,疫苗防感染的能力虽然下降了,但防止重症的保护力下降不明显。
这些人认为:目前没有迹象表明需要打第三剂加强针,并强调“当务之急”是确保世界各地的人们接种第一剂疫苗。
也许,考虑到疫苗的效果必然会随着时间推移、病毒进化而减退。自疫苗出现的第一天,加强针始终是一种预备的可能性,唯一的问题是我们该在何时开始接种它?
B
中国的加强针何时开打
德尔塔病毒的肆虐下,对于加强针的必要性讨论终于几乎在全球达成了共识。然而,要真正推广加强针,个体,以及整个社会的风险收益率和疫苗供应量等多种因素都是需要纳入考虑的。
7月下旬,南京疫情的伊始,当时便有专家表示:要尽快考虑为海关、某些岗位的医务工作者等高暴露风险的高危职业人群提供加强针。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时提到,一旦开始加强针接种,除从事高暴露风险职业的人群外,老年人也应该优先接种。
7月31日,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提到:对已完成免疫接种一年以内的普通人群,暂时没有必要进行加强针接种;对完成免疫超过6-12个月,并且免疫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因工作需要去高风险地区工作的人员,在国内从事高暴露风险职业的人群,是否,以及什么时间,开展加强针接种,我国正在进行相关研究。邵一鸣的发言中,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使接种加强针,最开始也不需要所有人群都进行这种加强免疫。
除了给谁打,加强针的接种还需要考虑的是:打哪种疫苗、怎样打?
早在今年4月的全国疫苗与健康大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就曾提到了优化接种程序、不同技术路线序贯接种。
曾光在8月8日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采访时,也分析了加强针接种的两种可能:打与之前两针相同的疫苗,或者换另一种疫苗 (即疫苗序贯接种)。他分析,前一种“老百姓比较容易接受,社会风险较小”,而后一种“有数据表明效果有可能更好”。
C
也许每年都需要接种新冠疫苗
以现有的疫苗作为加强针进行接种有必要,但接种加强针却并非这场抗疫战争的终点。
目前,各国计划使用的加强针,都不是专门针对德尔塔毒株研发的疫苗。这是因为,针对德尔塔毒株研发的疫苗,离上市都还有一定距离。而现有疫苗,对德尔塔毒株依然有一定保护效力。
常荣山提出一种看似极端的可能:“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 S是疫苗设计的靶点,现在的变异株都是 S 蛋白上出现了突变,S蛋白有66个糖基化位点,像个罩子一样削弱了现有疫苗产生的抗体对变异株的作用,这是免疫逃逸发生的重要原因。未来不排除,也许在今年年底什么时候会出现,一种全新的变异株,对我们现有的疫苗来说,免疫逃逸能力是100%。”
也就是说,所有已接种的疫苗,都不能阻断那种“大幅变异”后的新一代流行株的感染。所以,新冠疫苗研发一定要快于变异株对人体适应的速度,否则,一旦现有疫苗全部失效,措手不及。
香港大学教授金冬雁分析,更换目标毒株来制作有针对性的疫苗,对企业来说其实比较容易。但研发出来后,还要通过各种监管机构的评审、生产,总需要一定时间,这就带来一些问题。
“两个月前还是阿尔法毒株占主导地位,现在是德尔塔毒株。但等针对德尔塔的疫苗上市,还是不是德尔塔占主导,还是又出现了更厉害的新毒株?大家都不知道。”金冬雁提醒。
为此,金冬雁呼吁,对新冠疫苗的后续研发,需要确立一个类似流感疫苗那样,每年及时确定目标毒株的机制。
“这需要业界、学界和监管机构坐下来确定。比如流感疫苗是由WHO组织牵头,在每年的3、4月开 一个会,根据全世界数据,确定当年流感疫苗针对哪些毒株生产。”他提出,新冠疫苗最终也要形成类似的机制,才能使更换目标毒株比较顺利、每年及时生产合适的疫苗。 (张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