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6版 科普
·血液细胞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导致胆结石形成的药物
·烫伤的伤口护理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6 科普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

导致胆结石形成的药物
    

□ 安岳县毛家镇卫生院 陶卫东
  胆结石在临床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在该病发生机制中,发现部分药物的使用会造成胆结石形成。本文主要针对导致胆结石形成的药物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展开探讨。
  导致胆结石形成的药物调节血脂药物。调节血脂药物能够调节血脂水平,从而影响胆汁酸中胆固醇水平以及磷脂水平,引起胆固醇/磷脂平衡破坏,导致胆结石形成。同时部分药物可能与胆汁酸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阻碍胆汁酸重吸收,诱发胆结石。
  降压药物。降压药物可导致胃肠动力以及胃肠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胆结石。硝苯地平能够有效降低钙离子外流,从而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使得胆囊平滑肌舒张,影响胆囊活动,增加胆结石形成风险。
  甾体激素药物。雌二醇可导致胆汁中胆固醇水平增加,使得胆固醇饱和度升高,同时降低胆汁内鹅去氧胆酸水平,促使胆囊黏蛋白分泌量升高,诱发胆结石。孕酮的作用与雌二醇相似,其也可导致胆囊松弛,使得胆汁淤积,增加胆结石发生风险。同时孕酮还可以减少胆固醇转移酶活性,使得胆固醇酯转化速率减慢,引起胆结石。奥曲肽会抑制胆囊收缩功能,会导致胆汁淤积并且使得胆固醇结晶,因此对于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胆囊超声检查,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抗血小板类药物。双嘧达莫主要是经胆汁排泄,而部分细菌具有
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因此长期服用该药物会引起不溶解沉淀,促使胆结石形成。
  非甾体类消炎药。舒林酸在服用之后经过转化变为磺基舒林酸,其可能引起胆汁淤积,形成淤泥状结石,导致胆道梗阻的发生。
  抗感染药物。头孢曲松是临床常用抗生素,该药物服用之后容易引起胆囊沉积物,超声检查显示为可活动的高回波阴影,多集中在胆囊下部,符合胆道泥状沉积物的特征,可引发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停用之后一般可自行缓解。胆结石、胆汁淤积是头孢曲松的常见并发症,这主要是由于该药物可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沉淀,并且在胆囊内形成泥沙淤积。
  红霉素由于会抑制肝细胞膜的NA +-K +-ATP 酶活性,引起胆汁淤积,患者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急性上腹痛或肋下压痛,与胆囊梗阻临床表现相似,多出现在用药的1~2周内。
  抗真菌药物也可能引起胆汁淤积,从而引起胆结石。有报道指出患者在服用特比萘芬时出现胆汁淤积,且停药之后逐渐缓解。
  更昔洛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其临床不良反应中胆结石、胆汁淤积的发生率在5%~8%。
  吗啡。吗啡会影响胆囊排空速度,从而引起胆囊内压升高,容易诱发胆结石。
  肠外营养支持。长期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容易出现胆汁淤泥,且其中有胆固醇结晶、胆红素-胆固醇结晶,在恢复正常饮食后胆汁淤泥可逐渐缓解。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会导致胆汁内胆红素钙浓度升高,从而引起胆汁淤泥症状。同时由于缺乏食物刺激,胆汁储存时间延长,使得胆囊黏膜长时间与胆汁接触,使得水分以及电解质吸收增加,引起胆红素钙结晶形成。
  抗精神药物。阿立哌唑、利培酮以及西酞普兰都是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在应用相关报道中有提到过长时间服用引起胆结石的报道,多由于胆汁排泄障碍引起。
  注意事项对于服用上述药物的患者,一旦确诊为胆结石,可能是药源性胆结石,可以先停用药物。若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需要停用最可疑的药物,之后平衡利弊调节用药方案。症状性胆结石患者可以给予鹅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加速胆结石溶解,还可以给予体外超声波碎石来加速胆结石排出。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并积极补充营养元素,多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