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2版 医周刊·医者
·儿子走后 婆婆拨通了医生的电话
·“卡卓卡卓”老毛病终于治好了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2 医周刊·医者 2021年09月28日 星期二

儿子走后 婆婆拨通了医生的电话


余医生和陈婆婆已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罗莉 实习生 杜佼阳
  医生和患者以及家属的关系,其实在许多时候都是和谐存在的。这不,三六三医院的肿瘤科主治医师余妍忻和肿瘤病人家属陈婆婆(化名),就成为了忘年交。
  2019年12月,一位优秀警察晚期肺癌不幸去世,患者母亲陈婆婆在儿子去世后长期无法走出阴霾,于是联系到儿子当时的主治医师余妍忻诉说自己的丧子之痛。
  根据余医生回忆,患者被送来三六三医院肿瘤科的时候就已经是癌症晚期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身体衰竭,这个时候的治疗对患者身体只会有害无益。不过陈婆婆却认为是由于自己的签字放弃了对儿子的治疗,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
  在电话里陈婆婆百般诘问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始终过不去。余医生一次又一次地开导陈婆婆,告诉她这不是她的问题,不能用药是因为患者的身体情况已经非常糟糕了,再治疗只会使患者活着更加痛苦,不如顺其自然,让这位优秀的警察有尊严地离开。
  这样的对话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每一次余医生都耐心地开导陈婆婆,在她不厌其烦的开导下,陈婆婆慢慢走出阴霾,心灵的创伤逐渐愈合。余医生和陈婆婆的友谊也就此建立了起来。
  走出阴霾之后的陈婆婆经常给这位三十岁的女医生打电话或者发消息,和她分享一些待人处世的技巧。两个人有近五十岁的年龄差,陈婆婆人生阅历丰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更加多元,她对生活的态度让余医生敬佩不已。两个人交流的时候,余医生通常是作为一个倾听者的角色。
  作为一名医生,余妍忻的工作非常繁忙,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关注除工作以外的其他内容,在感情方面的经历比较匮乏,陈婆婆就告诉她寻找另一半的标准——“无私、豁达、有爱”。这位已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自然有一套她的道理,通过交流余医生受益匪浅。除此之外,陈婆婆还会回忆一些年轻时候的经历,或者是转发一些她认为比较有意思的内容,两人的关系也变得越发亲密。
  忙碌的工作,使余医生想去拜访陈婆婆的愿望一直没实现,倒是陈婆婆有时还会来见见余医生,精神状态比在医院照顾儿子时好了不少,走路也不用一直拄着拐杖了,两个人已经成为了非常亲密的朋友。
  今年年初陈婆婆的老伴离世,只剩她一个人了,近日,陈婆婆又因为头晕就独自一人住进了三六三医院的神经内科。余医生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为了不让住在这个病房的陈婆婆显得孤独,她联系到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当年负责她儿子的主管护士一起去看望陈婆婆。
  余医生说,“陈婆婆没有其他亲人了,我想要多关心她一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她生活得开心一些。”据了解,余医生还有意和同事为陈婆婆提供更加长久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