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州元达联合医院 杜明
MRI 的 全 称 为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最早被称为核磁共振成像,到了1980年,随着该技术在临床医学的广泛应用,有人担心这一名称使人联想到另一个核医学科,因此为了突出该技术无电离辐射的优势,并且与核医学区分开来,目前将该技术将成为磁共振成像。文章主要针对MRI在临床诊断中的优点展开分析。
MRI的特点
MRI是断层成像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是利用磁共振现象获取电磁信号从而构建相应的人体图像。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核磁共振这一物理现象提出的检查方法,在1972年有学者提出了一套核磁共振信号空间编码方法,从而为人体图像重建提供了有效支持。MRI技术与CT技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主要集中在能够反映部分物理量在空间中的分布,但是其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其能够从任何方向上获取断层图像,从而构建三维甚至是四维图像。MRI技术所获取的磁共振成像信号主要是从人体获取的,但是其与PET及SPECT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其并不需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因此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我们可以从磁共振图像中获取人体的各种物理参数,并且其成像技术更加多样,因此成为临床影像医学中研究的热门技术。但是MRI技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价格昂贵、扫描时间长且伪影较多等一些问题。
MRI技术的优势
MRI图像与CT图像存在较高的相似之处,其都是数字图像,主要是以不同灰度显示人体结构以及病理特征的断层图像,其与CT诊断一样,在临床诊断中也有较广的应用途径,包括肿瘤、创伤、退行性病变、先天性疾病等。MRI图像无骨性伪影,同时可进行任何角度切面观察,对于颅脑病变、脊椎病变以及脊髓病变有着较好的显示效果,在这些方面的应用价值要高于CT检查。MRI凭借其“流空效应”,可以在不使用血管造影剂就获得血管结构图像,因此对于中大血管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但是对于微小血管的显示效果不佳。该技术对于肿块、淋巴结以及血管结构也有较好的鉴别作用。MRI的软组织分辨能力要明显高于CT检查,对于组织中水分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与CT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磁共振血流成像主要是利用血流量测定以及血流门控从而清楚地显示心脏结构,在心脏疾病临床诊断以及心功能检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随着各种扫描序列技术的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以及新型技术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并且实现了MRI与局部频谱技术的相互融合,技术融合能够为MRI诊断提供新的特征,从而提高其诊断敏感性。
MRI 对于脑肿瘤、脑部炎症病变、脑白质病变、脑梗阻以及脑先天发育不足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能够尽早发现颅脑病变且能够准确定位,且无伪影的优势使其能够更好显示颅脑病变。MRI不需要使用造影剂就可以显示血管,因此对于动脉瘤以及血管畸形有着较高的检出率。MRI还可以直接显示部分颅脑神经早期病变,因此可以直接观察脊髓的全貌,对于脊髓肿瘤、椎管肿瘤、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对于椎间盘损伤、腰椎间盘突出以及椎管狭窄有着较高的敏感性,CT在胸腰椎显示中的效果不够理想,而MRI则能够有效补充,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总而言之,MRI的优点还是比较多的。首先,它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损伤,无需重建就可以获得多方位的图像,同时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在中枢神经系统、关节、肌肉方面的应用价值要高于CT检查,还有多种序列成像,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信息,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度和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