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4版 家周刊·记忆
·让中国第一颗卫星“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4 家周刊·记忆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让中国第一颗卫星“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


▲孙家栋


▲电视剧《功勋》中《孙家栋的天路》单元剧照

    

  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功勋》中《孙家栋的天路》单元,以无数次的卫星试验失败为切入点,聚焦“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讲述了以其为代表的中国航天工作者从一张白纸做起,孜孜以求、步履不停地开拓中国航天事业、成功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的故事。这段伟大的历史,也引起了大家广泛关注。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本文口述者戚发轫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也是当年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发的“航天勇士”之一。
“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
   中国第一颗卫星到底应该是什么样?这个难题落到了技术负责人孙家栋的头上。科学家每个人都有一个课题,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用在中国第一颗卫星上。但是每个人的课题进展不一样,卫星研制进度很紧张,重量又受限制。
  孙家栋根据当时中央对卫星的要求——“上得去、抓得着、看得见、听得到”来作出决策,凡是跟这几项要求有关的技术,即使来不及也必须抓紧研制;无关的技术一律不采用,即使以后有用,这个时候也不采用。比如,太阳能电池很先进,但来不及研制成功,又不影响这几项要求的实现,就未被采用,而是采用了已有的化学蓄电池。
  为了做到“看得见”,我们专门请教了天文学家,夜间从地面上能不能用肉眼看见一千多公里外的太空中直径为1米的物体,天文学家说看不见。我们就想办法,在末级火箭上加了个观测裙,表面上加上反光的涂层,发射的时候是收起来的,入轨以后因为旋转展开,形成直径为10米的发光物体,肉眼在地面就能看得见了。1970年5月1日晚上,毛主席亲眼看到了这颗卫星。
  至于“听得到”,因条件所限,以当年的水平,卫星上的功率、地面接收机的灵敏度的限制,靠普通的收音机、靠耳朵是听不见乐曲的。所以,地面站接收了卫星信号再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转播出去,全国人民才在收音机里听到了《东方红》乐曲。
  为什么要“抓得住”,因为要准备预报什么时候到哪个国家首都了,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看得见,都来感受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什么时候经过天安门城楼上空,也得预报准确才行,这样毛主席在天安门也能看见了。
当年的发射场条件极其艰苦
  根据搞导弹的经验,为了保证飞行试验成功,必须作充分的地面试验。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总体部刚刚成立,条件还很差,为试验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卫星天线在发射的时候是收起来的,到天上以后,要靠旋转把天线甩出来,这就必须要在地面做大量的模拟试验。没有场地,我们就到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的一个仓库去做实验。
  试验的时候,天线甩出来很危险,有伤人的可能。
  当时没有条件配置安全防护设备,年长者拿仓库里包装箱的盖子当防护板,透过缝隙观看试验,年轻人骑在房梁上从上面看试验。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经过多次试验,成功找到了关键环节,确定了设计参数和天线的状态。类似的试验也都是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
  世界上第一颗卫星是苏联发射的,美国人非常紧张,所以紧跟着在1958年也发射了一颗卫星。第三颗是法国,接下来就看日本和中国哪个快了。最终,我们发射时间比日本人晚了2个月。日本是2月发射的,成为了世界第四。1970年4月24日,中国把第一颗卫星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上天,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进入太空的国家。值得自豪的是,我们的卫星比前四个国家首发的卫星加起来都重——苏联的是83公斤,美国的是八点几公斤,法国的是38公斤,日本的是九点几公斤,加起来是140公斤,我们的是173公斤。
太空中响起《东方红》
  我永远忘不了发射那天——1970年4月24日。
  那天晚上天气不好,指挥部领导和我们下面的同志都很焦急,都希望发射的时候是个大晴天,能够用光学跟踪设备把发射轨迹测量下来。当年的发射基地司令(现场总指挥)非常着急,老问天气好不好。还好天公作美,晚上9点多钟,天空中的云层在发射轨道的方向上裂开 一道缝。卫星发射很顺利,我们在敖包山上相继听到 口 令 “ 点 火 ”“ 星 箭 分离”……基地司令一听到“星箭分离”的口令(说明入轨了) 就很高兴,一拍我肩膀:“小伙子,成啦!”准备庆功。我说不成,还得等着,还没听到《东方红》乐曲呢。直到喀什站收到信号才放下心来。这就看出搞卫星的和搞火箭的情况不一样。
  新华社马上发出喜报,天安门广场上手握《毛主席语录》 的人们开始狂欢庆祝,街道和乡村的百姓团团围坐在收音机旁收听《东方红》,《参考消息》将所有外媒报道集中了一整版,其中德新社的报道写道:“中国人过去被大大低估了。”
  (摘 自 中 国 文 史 出 版 社《“神舟”首任总设计师讲述:中国航天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