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b06版 医周刊·医药
·一个数百亿市场的“降糖江湖”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85     
   
   文章搜索      日期检索
b06 医周刊·医药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一个数百亿市场的“降糖江湖”



    

中国糖尿病患者近 1.3 亿

  联合国糖尿病日刚过去不久,一组数据引发了关注,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8%,患者人数约1.3亿。
  作为三大慢性病之首的糖尿病,可以引发多达上百种并发症,也是已知并发症最多的疾病之一。
  “降糖控糖”是一场持久战,但糖尿病患者却早已不是唯一的参战者。
  基于庞大的病患和人口基数,精明的企业主试图在治疗、监测、预防等各个环节抢占赛道制高点。
  一个数百亿市场的“降糖江湖”也就由此诞生。

患病人群不断攀升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糖尿病人数已达4.68亿,预计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5.78亿,至2045年或将高达7亿。
  其中,我国以1.19亿的患者人数,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IDF预计,到2030年中国患者人数将突破1.4亿。
  我国人口老龄化等多种问题的出现,也让糖尿病患者人数快速增长。据 IDF 统计,2011 年至 2018 年间,我国糖尿病确诊患者数量年复合增长率为3.5%。
  据2015至2017年进行的一项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开始,已经提升了16.7倍。
  实际上,糖尿病患者真实人数可能会更高。
  IDF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糖尿病患者诊断率约为44%,而同期全球中高等收入国家的诊断率为47.4%至61.7%。
  糖尿病类型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 2 型糖尿病占比超过90%。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缺乏自身胰岛素分泌,注射胰岛素是治疗的首选方案;而2型糖尿病的治疗则较为复杂,通常需要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
  2020年11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更新了《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对该类型病症的治疗方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对比2017版指南,新指南中特别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心衰、慢性肾脏病等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
  由此可见,由于并发症的不同,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也会根据患者情况出现较大差异。

相差十倍的市场空间
  病理的复杂性推动了药物的多样性。
  过去十年中,全球糖尿病市场高速扩张,其主要动力来自层出不穷的降糖药新品种推出。
  2009年至2019年这十年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5.2%。2019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约为509.8亿美元,其中我国约为539.8亿人民币。另外一组数据则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糖尿病支出为936美元,而美国同期则高达9505美元,两者相差十倍。
  作为拥有世界第一的患病人群,但市场规模、人均支出却相比中高等收入国家相差甚远。因此从数据上可以判定,我国糖尿病市场仍处于成长期,还具备很大的增长潜力。
  对于这个充满诱惑的市场,各药企都试图在细分领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2021年10月底,国家药监局批准了诺和诺德公司研发生产的诺和益(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在中国的上市申请。诺和益是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注射液。目前,诺和益已被写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10月19日,微芯生物官宣,其申报的1类创新药西格列他钠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也是2021年首个获批的1类降糖新药。
  新药的不断入市,加剧了各个环节的竞争度,也使得进口药的空间被逐渐挤压,市场格局也在发生着微妙变化。
  不过,天风证券医药行业首席研究员杨松表示,目前从市场整体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类药物,市场还比较稳定。新药想打破现有格局,除非可以证明该药物能实现更多的获益。

降糖药物市场竞争惨烈
  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口服药物,会贯穿于患者整个治疗方案中,因此该类药物应用最广泛,但竞争也最为激烈。
  目前,包括国内及国外的各类型二甲双胍生产厂家已经超过了 160家。据米内网数据显示,盐酸二甲双胍片(片剂)的竞争程度最高,国内国外生产厂家数量已达107个,进入临床阶段的还有63家。
  2019年我国二甲双胍市场规模超50亿。不过到2020年8月,在二甲双胍被列入第三批集采名单后,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其中常释片报价最低的科瑞制药仅为每片0.015元,缓释片报价最低的天方药业每片0.068元。
  至此,二甲双胍市场规模被大幅压缩,市场利润空间也所剩无几。
  阿卡波糖作为
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产品,一度在我国糖尿病市场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2019年,我国阿卡波糖的销售额就超过了80亿元,该类药物曾被认为更加适合亚洲人群。
  在阿卡波糖品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拜耳公司原研药拜唐苹。该药于1994年获批在中国上市后,迅速打开市场。由于其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曾一度占据了主导地位,仅2017年拜唐苹全球销售额就接近了6亿欧元,其中主要份额来自中国及亚太市场。
  不过,随着华东医药的仿制药卡博平的上市,几乎打破了拜耳在这一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且正在逐步挤占拜唐苹的空间。数据显示,卡博平自2015年至2019年期间,市场占有率 逐 年 上 升 , 从 28.76% 上 升 至35.12%,拜唐苹份额则降至65%。
  据米内网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阿卡波糖片申报厂家已达55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35家。未来随着这些新药的逐步上市,拜唐苹在中国的份额或将进一步被侵蚀。

糖尿病治疗涌现第二战场
  作为糖尿病产业的重要环节,医疗器械是个绝对不能忽视的第二战场。
  来自港交所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持续葡萄糖监测(CGM)产品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仅17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5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2%。
  在国内,雅培CGMS产品自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业务额飞速增长。在此影响之下,过去 5 年中国CGMS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仅878万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3.2%。
  随着CGM行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大量资本开始涌入。
  如微泰医疗IPO获得了众多知名机构的追捧;上市公司鱼跃医疗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对CGM企业凯立特的控股并购;高瓴创投,今年就已完成了对九诺医疗、微创医疗机器人、键嘉机器人、海莱新创、普施康生物等早期初创医疗器械公司的布局,覆盖了慢病管理、手术机器人、体外诊断、电场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
  因此除了CGM以外,很多相关企业也在试探着开辟新战场。比如微泰医疗目前就已经形成了贴敷式胰岛素泵系统+持续血糖监测系统的双主业发展。鱼跃医疗在收购凯立特后,也在CGM领域中完成了布局,并有望与公司传统血糖业务进行协同发展,形成抗血糖业务的闭环。
  甚至雅培、德康等巨头也正在进行着更多的探索。比如在辅助减肥领域,雅培曾推出一款与运动相关的产品,该产品可为马拉松选手提供有助于更好成绩的血糖值。

外围竞争也在上演
  医学知识的逐渐普及,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高糖”所带来的危害。
  在药物、医疗器械两大激烈的战场之外,已经有企业将目光聚焦在了提前预防的赛道上。
  日前,在首届中国饮品健康消费论坛上发布了一份《健康中国饮料食品减糖行动白皮书(2021)》(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糖消费量达到1580万吨,仅次于印度和欧盟,排名全球第三。2020年我国18至29岁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 达 到 2% , 30-39 岁 患 病 率 达6.3%。其中,糖尿病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一线大城市,北京患病率高达18.5%,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一线城市患病率也接近10%。
  以元气森林为代表的无糖饮料,不仅成为热搜榜上的常客,还成功引领了一股“零糖”生活方式的潮流。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无糖饮料行业共完成了23笔融资,今年上半年融资事件也已经超过10起,且其中不乏大手笔。
  风口叠加资本助力,让“无糖”新贵收获掌声的同时,也吸引着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王老吉等老将加入战局。《白皮书》预计,到2027年,我国零糖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76亿元。
  “降糖控糖”市场足够大,大到每条赛道都足以支撑起百亿规模。
  它像是一个江湖,可以容纳不同门派、不同背景的人。同时,它又是一个局,局中人绞尽脑汁地想扩大地盘,局外人则打破头颅地想进来分杯羹。
  然而,只有身在江湖的局中人,才能真正尝到这其中滋味,到底是苦还是甜。 (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