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周晓艳 何剑 魏雪梅
心理弹性指个体面对生活压力采取积极、有效应对策略的动态发展过程,使个体可以从重大消极事件中恢复或积极适应并得到发展。职业倦怠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表现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下降的身心耗竭综合征,是一种工作应激反应。研究发现,心理弹性不良的临床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更易遭受应激和发生职业倦怠。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索心理弹性和职业倦怠的关系,旨在为医院管理者对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干预提供新视角。
临床护士心理弹性整体状况和坚韧维度处于中等水平,自强和乐观维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可能为临床护士在医院环境中遭受一系列物理、心理应激压力以及护理工作本身压力,不良环境和压力因素是心理弹性的危险因素,若危险因素持续存在,可能导致发展功能损伤和适应不良的几率极大增加。随着年龄、工龄、职称的增加,坚韧、自强维度越高,而乐观维度相反,印证心理弹性可以培养;医院等级和学历越高,坚韧维度越高,而乐观维度相反。等级越高的医院,承担疑难、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机会越多,临床护士面临的外界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应对事情能力较强,社会资源积累和利用较多,逐渐增强心理弹性,因此,等级越高的医院,坚韧维度越高;医院等级较低的临床护士承担工作压力较小,相应刺激较少,更有利于面对困难环境时,朝向更为乐观向上的方向发展。在坚韧维度,已婚者高于未婚者,白班工作者高于轮转夜班者;正式编制者乐观维度高于合同制者,可能为已婚临床护士更易从家庭中获得相应支持,面对挫折和压力,有利于坚韧维度中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面对刺激性因素时,朝向更为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高频率夜班可能会打乱轮转夜班临床护士的生物钟,极易产生某些机能紊乱,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也易令人躁动不安、易怒,甚至导致人际关系处理中出现问题等,危险因素不利于坚韧维度中自我控制、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在用工性质方面,由于正式编制的临床护士拥有一种长期保障,具有强烈的组织归属感和安全感,倾向于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事物。医院管理者应针对不同层次的临床护士开展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弹性培训,针对高年资、高学历、已婚、高等级医院、白班工作、正式编制临床护士进行心理弹性内部保护因素培训,给予提升自我认知管理、自我控制和抗压训练;为年资较低、低学历、未婚、低等级医院、轮转夜班、合同制临床护士从心理弹性外部保护因素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提升在组织中的价值感并体现自身价值,量身定制职业规划,并进行职业认同培训,培养良好的心理弹性。
综上所述,首先,心理弹性是影响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降低职业倦怠,提升心理弹性是重要途径之一。其次,高心理弹性的临床护士具有高成就感,表现较少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症状;心理弹性越低、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症状越严重。最后,医院管理者可以通过提升临床护士的心理弹性,降低职业倦怠。